朱元璋朱元璋悉心培育孩子,但他们为何大多都不成器?

【朱元璋朱元璋悉心培育孩子,但他们为何大多都不成器?】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讲,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甚至作用会超过学校的教育 。明朝时期,朱元璋也为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他会告诉孩子自己人生中学到的经验和道理,会给他们找最好的老师,最好的陪读,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 。然而,我们也看到,明朝时期的奇葩皇帝也不在少数,真正能担当皇帝的人似乎并不多 。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朱元璋朱元璋悉心培育孩子,但他们为何大多都不成器?
文章图片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朱元璋应该算是一个好爸爸,他给儿子、孙子甚至后代们提供的教育,都是非常好的,既严厉又饱含着浓浓的爱意 。
但是很奇怪的是,他的后代们却大多不成器,明朝的历代皇帝之奇葩,在历朝历代都是少见的 。
早在称帝之前,朱元璋在高强度的军事战斗之余,就念念不忘教育儿子们不忘出身,“儿生长富贵,习于宴安,今出旁近郡县,遍览山川,经历田野 。……即祖宗所居,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铭记在心,以知吾创业不易 。”
“创业不易”,是朱元璋对儿子发自内心的告诫,饱含着深沉的父爱 。不能忘本,是朱元璋给儿子提出的第一个要求 。
洪武十年(1378),朱元璋开始正式培养太子朱标,叫他处理政务历练,还特意下发了一道旨意,阐述创业难和守业难的问题,明确提出,只有勤劳,了解实际,才能辨别真伪 。在朱元璋的眼里,凡是富贵子弟,最大的危害就在于纵情享乐 。
朱元璋朱元璋悉心培育孩子,但他们为何大多都不成器?
文章图片
如何保障大明王朝长治久安,在朱元璋看来,只有好好教育子孙,确保后代们从道德、能力上合格,才不会成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他在宫中为儿子们办了一个大学堂,选出当时最优秀的国子生做伴读,并建立了一个超级大图书馆 。朱元璋经常来这里考察学习情况,心情好的时候与他们一起作诗,探讨古今,“评论文字无虚日” 。
朱元璋还选拔当时最好的老师给儿子们上课,当时有一个叫刘崧的国子司业,朱元璋非常认可他的教学手段和品行,经常跟他开展教育对话,往往“燕语移时”,就是往往聊天聊过了时间 。
朱元璋认为这个老师最大的优点不仅仅是水平好,更多的是品德高,而且淡泊俭朴,兄弟三人住在一个茅草屋里,有四五十亩地,等做了皇子老师,依旧如初,十年之间一条破被子,直到被老鼠咬坏了也不换,仍旧修补好给他儿子盖 。
还有一位老师人称“老实罗”,有一次,朱元璋去他家暗访,看到这位教书先生住在贫穷的陋室,正自己动手粉刷墙壁,让妻子抱一个木墩给朱元璋坐,连一个现成的凳子都没有 。朱元璋大受感动,当场赐给他一座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