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四 )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 , 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 , 有用碎布缝成的 , 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 , 佩在胸前 , 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 , 以彩线贯之 , 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 , 缀之以绵 , 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 , 内容物几经变化 , 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 , 辟虫的雄黄粉 , 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 , 制作也日趋精致 , 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 , 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双莲并蒂等形状 , 象征鸟语花香 , 万事如意 , 夫妻恩爱 , 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或镂或屑 , 以冷酒 。”蒲酒味芳香 , 有爽口之感 , 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 , 辟邪解毒 , 用酒染额胸手足心 , 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 。又以洒墙壁门窗 , 以避毒虫 。”此俗流传较广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 , 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 , 俗称“鸡冠石” , 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 , 并含有汞 , 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 , 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 , 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 , 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 , 用雄黄泡酒 , 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 , 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 , 意在消毒防病 , 虫豸不叮 。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 , 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 , 一借雄黄以驱毒 , 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 , 又虎为兽中之王 , 因以代虎)以镇邪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 , 自初一日起 , 取雄黄合酒洒之 , 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 , 以避毒物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 , 亦可涂抹他处 , 用意一致 。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 , 饮雄黄酒 , 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 , ……谓可却病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