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是有什么目的吗?( 二 )


[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是有什么目的吗?
文章图片
之所以持续三个月之久,是因为当局希望引起国际的关注与调停
蒋介石预定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但并不幻想凭军事实力战胜日本 。从当时两国的军事实力看,中国兵力约为200万,日本约为448万(199万可立即动员);中国海军总吨位6.8万吨,日本190万吨;中国空军有飞机314架,日本则有4180架 。⑥
在军事工业上,中国仅能制造一些轻武器,重武器、飞机、军舰都必须进口;而日本有能力生产所需的几乎全部武器 。在指挥层面,日本早在1873年就实行征兵制,军令统一;中国迟至1936年,才改募兵制为征兵制,各地军阀拥兵自重,不服从中央调度 。由此可见,中国军队无论是在人数,还是装备、指挥上,都与日军有着极大差距 。因此,蒋介石对解决上海战事,更期待的是国际调停 。
对于这个想法,蒋介石并不掩饰 。龙云回忆,一次宴会上,汪精卫问蒋介石:“这次中日战争发生在北方,怎么上海也打起来了?如此岂不成了两个战场,我们的兵力够使用吗?”蒋回答:“在北方打仗,国际上是不大注意的;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引起国际注意 。”⑦因此蒋介石判断,“国军如能在上海多保卫一二个月,将可引起国际方面的干涉和支援,因而应不惜牺牲,尽力固守上海 。”蒋介石希望西方各国为保障各自在上海的商业利益,出面劝阻日军 。
[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是有什么目的吗?
文章图片
最初中国军队因占有兵力优势,一度取得不错的战果 。但当蒋介石得知英、美、法三国有意将上海划为中立区,让中日军队一起撤出上海的消息时,立即命令前方停止进攻 。蒋介石颇为乐观地估计,“敌或有退却可能”“英国提议调解,可运用之,使倭得转圜离沪,以恢复我经济策源地乎?”然而,很快蒋介石的期望就破灭了——日本政府拒绝了英国调停,让他“忧心倍增” 。⑧
为了等待调停,蒋介石先后三次下令停战,都无结果 。他并未就此放弃,通过英国采访人员,对外表示,“国际间对于现时中日两国不宣而战之战争,有干涉之必要 。”蒋介石指出,干涉上海战事对各国皆有好处,“此种国际干涉,非完全为中国,实为谋国际整个之安全 。”在国际干涉迟迟未能出现的情况下,蒋介石通过不断扩大战事,以求获得列强关注 。
到战争后期,随着日军持续向上海增兵,中国陷于不利境地 。张发奎、白崇禧等将领建议撤退,利用已构筑的吴福等防线逐步消耗日军 。10月25日,大场失守,中国军队原有阵地失去屏障,只有向西后撤一途 。
[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是有什么目的吗?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