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开辟非互易领域新方向,实现 50dB 无量子噪声全光隔离
来自中国科大的消息显示,近日,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光学非互易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邹长铃研究组与山西大学张鹏飞、张天才教授等人合作,在原子系综中实现了 51.5dB 的非互易隔离,是目前无磁非互易领域中的最高隔离比,并且首次探讨了非互易器件中量子噪声问题,证明了该新的全光非互易效应不会引入额外的量子噪声。
非互易是光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概念,由此衍生出的隔离器、环路器等都是光路中不可或缺的元件。以磁光效应圆偏双折射为原理的法拉第隔离器因其易于搭建、隔离度高、低损耗等特性被广泛地使用于各种光路系统中。然而在集成化的光路中,传统的法拉第隔离器会受到种种限制:一是难以制备高性能的片上磁光介质;二是其所需的强磁场会对周围的器件产生干扰,因此如何实现可集成的无磁非互易在近些年来倍受大家关注。
研究组利用圆偏泵浦光将气室中的原子极化到一个特定的磁自旋态上,对不同偏振的光产生不同的吸收和色散,实现了约 30dB 的隔离比。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入了一个行波腔,大幅增强了光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将隔离比提高到了 51.5dB,成功地制备出了基于原子系综的非互易介质。这套系统有较好的鲁棒性,对于外界弱磁场的干扰、泵浦光频率和功率的浮动等均不敏感,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文章插图
▲实验装置图以及非互易效果图
此外,该研究组首次在非互易领域中提出并回答了非互易器件本身是否会产生噪声光子的问题,通过测量相干光和伪热光通过该系统前后的二阶相干函数的改变,间接地计算出系统自身产生的噪声光子数小于 0.0084 个(99.7% 置信),证明该系统并不会产生额外的量子噪声。
该成果于 2021 年 4 月 22 日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其在非互易领域开辟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审稿人给予高度评价:
?胡等人在实现鲁棒非互易器件上解决了一个重要的挑战,展示出了一个噪声非常低的系统;
?实验结果令人印象深刻,在实现非互易器件这条道路上是十分鼓舞人心的。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胡昕欣和王竹博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我校邹长铃教授、董春华教授和山西大学的张鹏飞教授。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安徽省引导专项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2597-z
附:邹长铃和董春华等合作者此前在非互易光子器件方向做出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董春华研究小组与邹长铃博士后首次在介质微腔内实现了基于布里渊散射声学声子的光信息存储,存储寿命可达十几微秒。该成果于 2015 年 2 月 4 日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董春华研究小组与邹长铃博士后在腔光力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回音壁模式微腔内观测到基于腔光力体系的非互易光学特性,得到了全光控制的非互易微腔器件。该成果 8 月 22 日在《自然?光子学》上发表;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董春华研究组首次利用回音壁模式微腔中腔光力的非互易特性,实现了全光控制的非互易多功能光子器件,并首次实现集成光学定向放大器。该成果于 5 月 4 日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中国科大开辟非互易领域新方向,实现 50dB 无量子噪声全光隔离】?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董春华研究组在单个微腔内构建了人工规范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首次利用回音壁模式微腔中多模相互作用,通过几何相位控制实现了人工合成规范场,包括合成磁场和合成电场。该研究成果 2021 年 3 月 22 日在国际学术期刊《Physics Review Letters》上发表。
- 浙江省|浙江的五大富豪,四位做过中国首富,仅马云的阿里就1年纳税366亿
- 运营商|信号走丢的锅该谁背?运营商:咱中国人别坑中国人……
- 人机|人机融合时代,中国机器人如何弯道超车
- |与任正非并称“二任”,把千亿公司给国家,堪称中国“并购之王”
- Python|联想真的没有问题?中国院士公布数据,胡锡进改变立场
- 显卡|中国供应链无可替代!美企提交超1700份意见,请求美国“免税”
- 科技日报|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将面向全球直播
- 传感器|认清差距!看清我国这三大技术短板,中国科技还需努力!
- 阿里巴巴|超过家乐福、沃尔玛,中国最大超市巨头诞生,大股东阿里亏损百亿
- 荣耀|产品力全面溢出 荣耀60系列将续写中国安卓机型Top1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