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的终局:社群化( 二 )


介绍微信读书的通常信息本文就不再赘述,在网站上已经有相当多的产品分析和竞品分析,都值得一看。
我们直接开门见山,假设小马和小张被我们的才华所吸引,力排众议,非要让我们去当微信读书的产品经理,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要知道需要做什么,就要回答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微信读书,还能够提供什么价值?或者换个问法,用户在阅读上还需要什么服务?
而我的答案是:社群。
四、不要搞错了『社群』的概念读书是调动『主动意识』最高的行为之一,它本身是很容易失去注意力的(因为主动意识太过于消耗大脑能量),所以微信读书需要带来的下一个核心价值是『如何让用户聚焦的把书读完,并幸福』。
当下微信读书已经做到『读书容易』,为了更好的实现上面的核心价值,产品侧需要做的就是让『读书变成一次同行旅程』,而这就是社群的实践。
『社群』:具有相同特征匹配的群体,在当下场景的定义可以是一本或多本书籍 NPS(Net Promoter Score)传播链路上的人所组成的群体。
微信读书在现阶段已经具备了部分社群化的基因,并且也在产品中也已经加入了很多相关的元素:点评系统、读书排行、读书小队、粉丝机制、看一看等,但我想说的是这些只是必要功能,真正的社群化应该围绕『书』本身来展开,因为书才是建立关系的羁绊本体。
所以『社群』功能的设计需要强调『书』,并且这个权重甚至超过用户。
在这里提一下蜗牛读书的『提问』功能,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Aha』的功能,作为微信读书的深度用户,当我读完一段好文,心中复杂的情绪无处宣泄的时候,画了个线想要去说点什么,但却又不知道说什么,但是『问题』的调动机制就完全不一样了,被问者和回答者都可以收获满满的『认同感』,也更容易调动用户的情绪释放,进一步,这样关联性话题的讨论才是建立用户之间信任关系的纽带。
『提问』只是一个小点,目的是为了引入围绕『书』本身建立用户社群关系的概念,从而带动互动,形成社群自己的 KOL 和 KOC,建立起强的『用户关联关系』。最终,这样的关联关系会反应到『付费无限卡』拉新提高和留存稳定上。
再次强调,千万不要小看『社群』,社群的终极形态就跟家族、宗教、政党是类似的,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而这种关联性会极大的调动并聚焦用户读书的注意力和粘度,并且通过社群互动在书本身的解读上也会更加深入。最后,从商业上来讲,社群方式带来的会员收费模式效益是最高的。
这就是我对微信读书发展的趋势判断。
五、具体的产品功能以上从趋势、人性到对社群的探讨,其实我的思路一直是:以『生理态』为主,因为我相信其背后的第一性原理(人性)是确定的。
所以我期望利用社群,以提高用户读书整个链路的粘性和忠诚度以及幸福感。
不过我并没有微信读书用户的行为数据,所以只能做一些畅想功能的提议:

  • 增加书籍讨论功能:贯穿读书前、读书中、读书后,需要考虑与评价功能的平衡;
  • 增加读书圈功能:提供机制,但靠用户自行组织,建立起读书的圈子,这个功能不太好做,细节点很多;
  • 增加书粉功能:将书打造成一个个内容 IP,增强周边关联性,联动上面的讨论和读书圈。
六、总结一下有时候在感慨,如果真的有一天对大脑的研究非常深入,结合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产品的形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且可以预见的,会打破目前很多目前看起来效果很不错的模式。
你需要表达信息吗?以前会提供一支好写的笔,而未来可能会提供一副 VR 眼镜 :)
本文由 @niko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