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小米汽车开工!这次真的赶超苹果了( 二 )





按照专利公开的介绍 , 该方法包括:
在多相电机发生缺相故障的情况下 , 获取转子的当前位置 , 确定其所属的目标区域 , 按照目标区域对应的控制策略对多相电机进行控制 。
同时该专利还可以在不额外增加器件改变硬件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电机的容错控制 , 进而提升电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
很多朋友看完表示一头雾水 , 简单来说 , 这项专利能提高电动车电驱动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



“缺相”跟燃油车的“缺缸”相似 , 都是动力源发生故障 , 使得输出功率下降 , 一般驾驶者感到动力不足 , 就会深踩电门以保持速度 , 那么就容易导致电机瞬间电流大增 , 从而加大电机烧毁的风险 。
虽然安全性提高了 , 但这也不只是小米汽车专属的啊 , 其他品牌都有类似的专利 , 所以还有别的料吗 , 能看看小米汽车长啥样吗?

后续小米汽车还陆续公开了几个专利 , 包括 “电驱动桥及其故障诊断方法和装置、车辆终端”“电动车辆及其控制电源电路”“自适应巡航启动时长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等 。
老实讲单凭这些专利 , 还看不出个所以然 , 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到整个小米集团 。
截止 2021 年 , 小米集团有超 800 件汽车相关专利 , 而且大部分集中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领域 , 可以说小米的技术储备还是有保证的 。



当然特斯拉的专利价值是小米汽车的一倍以上 , 但这年头 , 自己没有没关系 , 别人有就好了 , 小米还收购/投资了一大批相关的汽车企业 。
去年 9 月 , 小米宣布以 7737 万美元 (约合人民币 5 亿元) 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DeepMotion(深动科技) 。



自宣布造车以来 , 小米系资本在汽车产业链上投资超 40 家企业 , 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各个环节都有布局 , 把小米汽车薄弱的车载芯片和动力电池等领域都补齐了 。



可以说 , 小米在造车上的投入是不遗余力的 , 那么最后这个问题 , 应该是很多都想知道的 , 小米汽车到底能不能成?

小米汽车亏得起小米汽车预计在 2024 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 先不说会不会跳票 , 照这个进度 , 是真有实现的可能的 。




哪怕苹果汽车到现在快 10 年了都没有实际进展 , 甚至还有造车团队被解散的传闻 , 但我对小米造车还是有信心的 。



首先 , 电动汽车已经有成熟的产业链了 , 哪怕你真没实力 , 完全都可以靠代工厂 , 或者用华为的整套解决方案 , 所以 , 单纯要造一辆量产车 , 这个条件已经成熟 。



其次是小米在技术上的储备 , 并不是 0, 相反已经算非常扎实了 , 通过自行组建、收购、投资 , 布局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 加上小米本身在软件系统以及智能设备上的积累 , 其实已经比很多同行起点高了 。



哪怕小米汽车驾控性能一般 , 但如果能靠软件和功能弥补的话 , 那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加分项 。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点 , 那就是小米汽车的价格 。 小米成功之道不用多说 , 那就是靠低价高配的策略 , 这个套路能不能复制到汽车上不好说 , 但毫无疑问 , 大家对小米汽车的最大期待之一 , 依旧是低价高配!



雷总前段时间就在微博上搞过投票 , 票选米粉希望的小米汽车价格 , 结果不出所料 , 10 万以内是最多人选的 , 其次是 10 到 15 万元 。
虽然雷总很希望小米汽车能打造成高端车型 , 但现实很骨感 , 大家期待的小米汽车价格绝不能高 。
这样一来 , 小米汽车的定位就很尴尬了 , 价格低了不赚钱 , 价格高了用户不买账 , 毕竟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 , 小米的信仰放到车上还是欠了些号召力...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 , 哪怕早期不赚钱 , 甚至是亏本 , 对小米来说都是能接受的 , 根据小米 2021 年财报 , 小米集团总收入 3283 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 33.5% , 净利润为 220 亿元 , 同比增长 69.5% 。



小米有 1080 亿元现金储备 , 未来 10 年将为小米汽车投入 100 亿美元 , 有小米集团这个靠山给小米汽车持续输血 , 可以说小米汽车是不怕亏的 , 也亏得起 。



只要小米汽车 1 质量过关和有足够性价比的话 , 我相信绝对能大卖的 。
可能苹果想憋出一台惊为天人 , 革命性的新车 ,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 , 这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