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不仅高刷还省电!这些LTPO 2.0的手机别错过( 二 )



小米12 Pro在造型上是经典的双曲面设计 , 设计美观手感优秀 。 机身材质上选择了环保素皮 , 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有机溶液零添加 , 具备低碳排放 , 减少能量消耗 。 具备经典素皮材质的优秀手感 , 更是可以拒绝一切指纹 。 小米12 Pro所使用的这块6.73英寸屏幕 , 采用中置开孔造型 , 自拍使用时方便易用 , 对于全屏显示的影响小 , 配合窄边框曲面设计 , 屏占比高视野大 。 屏幕采用E5发光材质 , 亮度提升11% , 峰值亮度高达1500nit , 强光照射下轻松看清屏幕 。 出光效率更高 , 功耗降低9% , 相比E4材质省电16% 。

性能和系统
手机产品本身 , 无论是电竞旗舰还是全能旗舰 , 消费者要购买的是一台需要兼顾多种使用场景、解决多种使用需求的设备 , 而非突出于一点的产品 。 也就是说 , 手机终究应是一台手机 , 更应讲求综合体验和性能 , 而不是一台游戏机便携式照相机 , 仅在某些领域有着出色体验 。 这几款显然不是这样 。
作为旗舰定位的一加 10 Pro , 硬件规格上肯定是无可挑剔的 , 新骁龙8+LPDDR5+UFS 3.1的主要规格也确实是当下最顶级的配置 。 在针对游戏方面的优化上 , 一加 10 Pro通过ColorOS系统的HyperBoost全链路游戏稳帧技术 , 通过图形异构、GPA极限稳帧、O-Sync超频响应三大核心技术让游戏体验持久流畅 。

当然 , 一加 10 Pro性能表现的核心还是在于新骁龙8的表现 , 而芯片表现的关键则是发热控制和散热表现 。 在散热方面 , 一加 10 Pro采用了一套立体空间散热系统 , 大面积的均热板、石墨、铜箔在机身内部多层覆盖 , 总面积相当于一张A4纸 , 可以快速将主要发热源的热量导出到机身表面进行散热 。

硬件配置方面 , 作为年度旗舰级新机 , iQOO 9 Pro采用了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加持 , 全新一代骁龙8采用了最新一代的4nm工艺制程 , 在性能和功耗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 , 至于内存配置方面 , iQOO 9 Pro搭载了三星增强版LPDDR5内存以及三星超频版UFS3.1存储 , 其中所搭载的三星增强版LPDDR5内存的速率可达6400Mbps , 相比上一代LPDDR5 , 速率提升16.3% , 带来更快的应用调取与缓存速度 。 而三星超频版UFS3.1存储则是由iQOO首发、具备全新Solvit智能控制的三星超频版UFS 3.1高速存储芯片 , 相较旧版V6 UFS 3.1顺序写入速度提升86%, 随机写入速度提升42%, 同时功耗最高降低20%。

iQOO 9 Pro搭载了独立显示芯片Pro , 支持将原生低帧率游戏画面提升至120帧 , 获得超越原生帧率的流畅体验 , 独立显示芯片Pro通过在低帧率游戏的两幅运动画面之间自动补充一帧过渡画面 , 来突破原生帧率的限制 , 减少画面拖影、卡顿感 , 使视觉效果更加丝滑的同时 , 让细节表现也更加锐利 。 在部分游戏高帧模式下 , 独立显示芯片Pro能够为手机GPU分担渲染一半数量的画面 , 让手机在经过长时间游戏后 , 机身温度控制较开启前更优异 , 电量更加持久耐用 。

小米12 Pro采用了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 , 这是最新的旗舰级别芯片 , 其采用了诸多先进工艺和技术支持 , 对于手机的各方面体验有着最坚实的基础运算支持 。 搭载骁龙8 Gen1的小米12 Pro在性能上肯定是冠绝整个手机市场的 , 这点我们跑个分就能明显感受到 , 安兔兔评测跑分轻松超过100万分 。 存储方面 , 小米12 Pro搭载了新一代UFS 3.1闪存 , 写入速度的提升极为明显 , 在游戏加载和应用安装时能感受到速度显著加快 。 在MIUI 13系统的优化之下 , 强大的性能可以完美发挥 , 系统的流畅性表现肯定能够让大家满意 。

小米12 Pro作为顶级旗舰机型 , 在续航方面有了极大创新 , 4600mAh电池+120W快充或许在数字上与其它旗舰机没什么大区别 , 但其使用的内在技术确实截然不同的 。 小米方面为了能够给消费者“我全都要”的体验 , 专门开发了一颗澎湃P1芯片 , 用以解决单电芯方案下的快速充电 。 这颗芯片有着四倍增压 , 最大电流支持16A , 同时具备96.8%的高转化率 , 并提供17重安全防护 。 在使用澎湃P1芯片后 , 对小米12 Pro的整体电路设计提出了很大挑战 , 其相比双电芯方案复杂很多 , 好处也显而易见 , 兼顾了大电池与120W快充 。 也正是澎湃P1芯片的使用 , 才能获得大电池+120W快充的兼顾 。

拍照
今天的这几款手机在手机影像这条道上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发力 , 在大底高像素镜头的加持下 , 照片也不再仅限于「好看」 , 对细节的把控和场景适用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