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虚拟数字人进入职场后,过得怎么样?( 二 )


身份型虚拟数字人 , 即虚拟偶像、VR Chat、虚拟形象构建应用等 , 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柳夜熙、AYAYI、华智冰等 。 而服务型虚拟数字人 , 被定义为服务行业社会角色的虚拟化 , 目的是代替主持人、导游和购物主播等人工工种 。
这就不得不提到《你好 , 星期六》中的虚拟主持人“小漾” , 在百度百科中也出现了小漾的介绍 , 被称为“湖南卫视首位数字主持人” 。 当然这不是综艺节目首次加入虚拟人 , 《明日之子》中就曾出现过虚拟选手“荷兹” 。 和虚拟偶像不同的是 , 服务型虚拟数字人一旦加入职业属性 , 就不得不接受大众的评价 。

而作为虚拟数字人主要的服务对象 , Z世代的年轻人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 。 比如 , 一些网友评价 , “虚拟主持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 不仅给节目组所有工作人员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 还让舞台有很强的割裂感 。 ”还有一些网友更加犀利 , “硬件没有跨代进步软件想都不要想 , 何况现在软件都玩不明白 。 ”
当然从节目的收视率也可以看出 , 即使有虚拟主持人的加入 , 也并没有改变收视惨淡的现状 。 从头三期播出的播出效果来看 , 收视热度逐渐下降 , 只有在第一期首播时破1 , 后续连掉 , 从0.67到第三期掉到0.65 。

其实也不是这一届网友变严苛了 , 只是大众对新兴科技不再轻易买账 。
华智冰事件的热度虽然已经过去 , 但其所带来的影响却在持续发酵 。 从本质上来说 , 华智冰视频只是小冰框架X Studio、X Avatar技术的具象化展示 , 目的是让大众更好的了解小冰三次元虚拟人超写实短视频生产线 。 但是由于大众对AI技术的期待值过高 , 而产生了认知偏差 。
值得注意的是 , 虽然年轻人对于虚拟数字人并不买账 , 但并不妨碍虚拟人进入职场 。 比如 , 搭载着神舟十二号 , 与三位宇航员共同抵达空间站的数字航天员、数字记者“小诤” , 带用户漫游三大空间站 。 还有 , 尚美生活的第一位虚拟员工“首席数字主理人”尚小美 , 承担着探索如何“让所有人在任何时空都能住上好酒店”的职责 。
从本质上来说 , 虚拟数字人的爆火肯定少不了资本的大力追捧 。 随着创业公司和大厂的纷纷入局 , 融资事件不断发生 , 虚拟数字人俨然将变成了下一个风口 。 事实上 , 资本虽然看好 , 但虚拟数字人想要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却不容易 。
虚拟数字人走不出国门?
相对于国内虚拟数字人的小打小闹 , 国外却连“数字厨房”都造出来了 。
在2021年2度举行的GTC上 , 国际图形技术巨头英伟达再次利用以假乱真的技术 , 骗过了众人的眼睛 。 有消息指出 , 这次不仅演讲者CEO黄仁勋是虚拟人 , 甚至连他身后的厨房都是假的 。 从大理石柜台 , 到新古典主义壁龛烤箱 , 再到标志性的抹刀花束 , 没有一件是真的物品 。
通过Omniverse平台所创造的动态虚拟环境“数字厨房” , 让人眼前一亮 。 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 , 黄仁勋与厨房一起“解体” , 化成数字模块 , 随后“重组”后的黄仁勋出现在另一个背景中 , 继续进行演讲 。
但事实上 , 根据英伟达的博客 , 在1小时48分钟的发布会上 , “数字人”只出现了14秒 。 而且根据了解 , 短短十几秒的视频 , 共有34个3D美工师和15个软件工程师协同参与 , 总计近千工时 , 前后共制作了21个版本 。 很明显 , 这一效果的呈现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 且耗时很长 , 但从技术层面来看 , 确实是图像领域的一次巨大突破 。
近几年 , 全球虚拟技术市场增量明显 , 但在针对虚拟人的布局上 , 各国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
根据头豹研究所数据显示 , 2022年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 , 预计2025年将达到近3000亿元 , 而其中身份型虚拟人将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 另据Research And Markets研究 , 预计到2028年 , 全球虚拟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5047.6亿美元 。
从虚拟数字人的发展现状来看 , 相对于服务型虚拟人 , 变现能力更强的是身份型虚拟人 , 且发展更为成熟 。 尤其是美国 , 在应用方面重点打造虚拟IP 。 还有日韩等亚洲国家也主要落地在文娱方面 , 以打造二次元和娱乐偶像为主 。 而欧洲国家则更多的是服务于情感方面 , 场景集中在医疗康复、关怀陪伴等层面 。
国内的虚拟市场最受欢迎的也是虚拟偶像 , 不管是从技术重点还是商业倾向 , 很明显 , 虚拟IP依旧是发展重心 。 追溯到2001年 , 青娜的出现被大众公认是国内最早出现的虚拟偶像 。 但在随后的很长时间里 , 虚拟偶像的发展都没有明显的进步 , 直到洛天依的出现 , 才打破这一僵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