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智能手机领域,华为打败苹果,胜算几分?( 二 )


饱和的市场 , 华为的生存空间市场 , 获取的方式很多 , 有人用技术 , 有人用思维 , 有人用套路 , 但不管是用哪一种方式获取的市场 , 它都不能代表这个人永久的拥有这个市场!放眼全球 , 巨头企业一夜之间轰然倒塌的不在少数 , 比如诺基亚!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 , 苹果等智能手机代表性品牌崛起之前 , 可谓是天王巨星一般的存在 , 但他倒了!虽然在通讯领域仍具有一席之地 , 但与之前相比亦是大不如从前了吧?所以 , 经营市场维护市场可以说是所有经营性企业的必考题 。 那么既然是必考题 , 华为在这道题上得了多少分呢?华为得了多少分 , 如何评定 , 我也无法设定一个基准 , 但相对苹果而言 , 华为在这道题上的得分注定会从高点逐渐下滑 , 跌至冰点亦只是时间问题!这个观点对与不对我们先看一组来自华为官方财报的数据!通过华为财报查询得知 , 2017年消费者业务占比39.3%% , 2018年 , 消费者业务占比45.1% , 2019年 , 消费者业务占比54.4% 。



此组数据足以表明 , 依赖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业务成为华为的主要营收支柱 , 换言之 , 损失消费者业务的营收对华为是很大的创伤 , 而华为在消费者业务相关的领域面临的风险也上升为主要风险!既然风险等级提升了 , 那么华为该如何养护市场呢?抱歉没有!知名媒体澎湃新闻发布于2018年02月01日08点53分的资讯显示称 , Canalys于近期发布相关报告显示 , 2017年 ,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迎来整体下滑 , 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也曾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陷入迟滞的局面早有征兆 , 信通院发布数据显示 , 2018年全年 , 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3.71亿部 , 同比下降14.9%!后面的数据大家自行查看 , 总体结论是 , 安卓新机密集发布 , 刺激销量提升带来的市场饱和!那么 , 依赖本土市场的华为怎么做的呢?每年依然发布多大几十款机型来冲击市场!如此这般 , 他的空间还有多大呢?而这是第三层外衣!
华为打败苹果的胜算没几分!很多人认为华为手机的销量在某个季度超越苹果乃至三星就意味着华为真的打败了苹果乃至三星 , 但忽略了商场如战场 , 它的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即使没有制裁事件的发生 , 面对海外市场的乏力以及本土市场的饱和 , 华为又能坚持多久呢?虽然余承东作为华为的代表经常性的携带各种“成绩”出现在大众的面前 , 但是华为的财报却又无时无刻的透漏着危险的信号 。 前面说了 , 华为消费者业务正在成为华为营收的主力 , 而相关业务在海外市场的表现透过财报来看亦可称作不是很理想 , 国内市场趋近饱和是大背景 , 而在这个大背景下还存在诸多竞争者 , 每个厂商都在竭尽全力、绞尽脑汁的保留现有优势的同时开拓新的领域 , 比如5G!在5G刚被推出的2019年 , 各大手机厂商就马不停蹄的推出5G手机 , 他们为什么如此着急的在没有相关市场支撑的前提下推出5G手机?



大家是否还记得从3G手机到4G手机全面普及用了多少年?而从4G手机成长到到如此规模的5G手机又用了多少年?为什么?市场饱和、产品吸引力、营销热点、竞争力 , 很多因素都促使他们迫切的推出5G手机 , 但有没有发现苹果是个例外?不慌不忙1年后推出5G的iPhone12系列直接成了苹果市值突破3万亿的考量点之一 , 哪怕是到了iPhone13系列 , 分析机构对苹果的预估仍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为什么?存量市场的规模够大!其二 , 市场维护得力!其三 , 用户的热情居高不下!“歌颂”华为月入16万 , 这或许是自媒体作者的臆想亦或者吹嘘亦或者与华为没有直接关联(透过华为热点吸收粉丝从而带货等很多变现的手段) , 但不能否认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消费用户对华为的热情 , 甚至华为余承东也在用“吹牛”的方式为销量牟取保障 , 可消耗热情的后果是什么?似乎没有人在乎!但苹果在乎!所以 , 库克在财报会议上开始感谢中国用户 , 而感觉中国用户这一句话给苹果带来多大收益你们知道吗?这是第四层外衣!
褪去华为的外衣 , 稚嫩且愚钝!大小王组合的王炸是斗地主中最大的牌 , 3则是最小 , 用王炸去打3只有2种结果 , 开局春天赢得胜利 , 反之输的一塌糊涂 。 据我观察 , 包括华为在内的一众国产手机厂商都喜欢用最大的牌去打别人最小的牌 , 虽然胜利有望但结果是输!在一个不在意iPhone的刘海丑陋且一成不变的人面前夸赞自己的外观设计有意义吗?在一个热衷网络游戏的人面前谈摄像头、无线充电、快充有意义吗?在一个居住城市几十年的人面前比信号有意义吗?你们说 , 追赶的人与被追赶的人谁的压力比较大?苹果如此规模有没有市场规划?有没有市场调研分析能力?有没有设计创新能力?苹果仅仅把自己被追赶者的身份换成了追赶者 , 包括华为在内的一众国产手机厂商们 , 谁又带来了所谓的创新?谁又真正的引领了相关行业?如是这般疑问 , 还需要用数据佐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