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文丨伯虎财经,作者丨唐伯虎
即便是临近过年,叮咚买菜依旧处在风口浪尖上。
一条“叮咚买菜或将进军共享单车领域”的消息在圈内传开,原因是叮咚买菜的运营公司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其中经营范围新增了共享自行车服务。
难不成,社区团购巨头也开始搅局出行领域?
前段时间,叮咚买菜才被传出裁员消息,采购、算法、技术等核心部门裁员比例从20%到50%不等。
甚至有员工表示,相比公司巅峰时期员工总数已经少了上万人。
叮咚买菜,经历了什么?
背水一战 从叮咚买菜过去一年的数据来看,可以略知一二。
2021年6月,叮咚买菜上市。
收盘价仅比发行价高了2美分。上市第二天,叮咚买菜的市值一度冲破百亿美元大关,但走势随后又急转直下。
截至2022年1月26日,叮咚买菜股价4.44美元,也没能涨回发行价。
在行业共性问题“持续亏损”外,叮咚买菜又传出了坏消息。一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前段时间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叮咚买菜已经开启大裁员,具体比例为采购50%,算法30%,运营30%,招聘10%-20%。
上市前,叮咚买菜的估值在50亿美元左右,如今不足27亿美元。
显然,市场信心不足导致叮咚买菜主动下调了募资规模。这虽然有助于其顺利完成募资,但却将自身推向了险境。让本已捉襟见肘的现金流,再次承压。
还没发展到“规模经济”阶段的叮咚买菜,至今仍在亏损。2018年至今共亏损了117.26亿元,且亏损幅度仍在扩大。
2021年三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20.1 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142%。
同时,营收虽然也在大幅增长,但111%的增速,还是跑输了亏损的增长。
也就是说,即便裁员消息被官方辟谣,叮咚买菜的日子也确实不好过。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仅靠买菜业务,显然无法支撑起这个庞然大物。
与美团、拼多多、十荟团不同的是,叮咚买菜自始至终没有“干爹”依靠,也没有接受巨头投资,这也就导致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叮咚买菜和巨头们不是一个体量级别。
叮咚买菜再怎么努力,也难敌对方的势力。
橙心优选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2020年11月,滴滴CEO程维喊下口号,表示将不设上限的投入到橙心优选上,全力拿下市场第一名。
一年时间橙心优选投入不少于200亿元,投入不亚于另外两位头号玩家——多多买菜与美团优选。
可转眼不到一年,去年8月橙心优选就出现裁员、出售等传闻,9月中旬又被爆出将进行全国分批次关城,9大区31省缩减到了3大区9省。
橙心优选沦为了资本混战中的炮灰。
正是看到了橙心优选的结局,叮咚买菜加速奔跑。
玩家们各有探索,与橙心优选做批发业务不同的是,叮咚买菜通过做预制菜来提高客单价,提升品牌的议价力。
如今,焦虑的叮咚买菜也试图借出行故事给生鲜这棵大树施加养料,从而开枝散叶。
出行这门生意性感吗? 按照前面的说法,叮咚买菜极有可能入局共享单车领域,那么继叮咚买菜之后,或将出来一个叮咚单车。
为什么叮咚买菜要去布局这个领域?
伯虎财经分析,布局共享单车更多是为了获得刚需高频的流量,从而给生鲜板块导流。
极光发布的2021年Q2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叮咚买菜月活数为953.5万,每日优鲜月活数为666.7万。
双双亏损,股价下滑,为了提升月活,叮咚买菜算是下了狠功夫。
眼下,巨头们各有其招。
拼多多,深耕农业,通过自建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控制成本,为多多买菜赋能,形成良性闭环。
美团,将优选、快驴、买菜等业务系统整合,提高了这三个板块的协同性。
淘菜菜,有着占比最高的头部供应商,比如大润发和盒马,这类供应商不仅不外流,还保证了品质。
而叮咚买菜,因为笨重的前置仓模式拖后腿,为了扩大规模,叮咚买菜在供应链上进行了高达79.1%的生鲜直采,减少供应链成本。
同时大力研发自有品牌,也就是前面伯虎财经提到的预制菜,从而提升高单值商品的经营和提高客单价。
预制菜,这条被看作是叮咚买菜未来变现的主要路径,目前盈利尚未可知。
叮咚买菜必须进行战略布局,像美团那样在本地生活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 滴滴出行|禁用美团、滴滴等应用后,安卓手机续航能力可以大幅提高
- 美团|外卖商家为何不联合开发专属APP来摆脱美团压榨?作为外卖骑手我想说一说
- 美团|夕阳红海下的挣扎:滴滴夺回话语权,“顶流”美团不示弱
- 珍箱|美团推出种草产品“珍箱”
- 淘菜菜|明争暗斗,淘菜菜硬刚美团、拼多多?
- 小黄书|独家:美团推出种草产品"珍箱"
- 优选|明争暗斗,淘菜菜硬刚美团、拼多多?
- 天眼查|阿里、美团入股华芯盛景创投中心
- 腾讯|美团和京东的成功,与马化腾也有关系?内行人说出实情,你怎么看
- 拼多多|年终盘点:社区团购,美团与拼多多的"光明顶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