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人脸识别,有必要吗?
历数今年上海两会的热门议题,“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一定排在前列;对这个新鲜议题,相当一部分的讨论,又落在了它的“B面”——许多代表委员的目光,同时投向了个人信息保护、公共数据安全和社会议论多时的“数字鸿沟”。
换言之,作为大势所趋的数字化转型,既要按下“快进键”,也需要划定一些边界。
要划边界,并不是要给转型泼冷水,更不是要拖后腿。恰恰相反,有了清晰边界,明确进退的幅度与力度,一项重大决策才可能最大程度规避负面风险,朝着其理想的状态顺利前行。
两会召开,恰逢上海遭遇局部疫情考验。连日来,上海防疫中的一个“手势”广受舆论称赞:公开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既通过大数据方式实现了精准锁定,又避免那些与防疫无关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
此前,有意无意间过度释放的个人隐私信息,已经让不少患者蒙受社会舆论的“二次伤害”。上海此举之所以获赞,一方面在于其展现了一种对个人权益的“精度”和“温度”,更深的层面,则是因为把握住了一条重要的边界——流调信息披露须以“必要关联”和“最小侵害”为原则,而是否公布相关信息、公布到怎样的程度,就看其是否有足够必要的公共意义。
涉及公共生活的许多政策、措施、手段推行,包括技术应用,都需要考量这样一个边界意识。这个边界,既包括是否依法合规,也要考量综合的运行成本,包括行政成本、社会成本、信用成本等等。如果不考量边界,任由扩张,虽然可能获得局部的规模增长或效率提升,却往往会造成“负的外部性”,甚至推高总体的成本,最终得不偿失。
前些年互联网经济刚开始兴盛,新模式横空出世时,舆论就热议过“野蛮生长”的问题。大体上人们有个共识:最好将顺应潮流、合乎需要的新事物、新模式放到一个“包容性生长”的环境中,多加鼓励和宽容,但对出现的明显损害公共利益的问题必须及时控制,不能任其过度“野蛮”。去年底以来,从中央到各地多次强调“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也表明在“生长”和“野蛮”之间,应当划出一道必要的边界。
这道边界,很多时候同样适用“必要关联”和“最小侵害”的原则,要看其是否增进社会福祉、符合公共利益。拿着这道标尺来看今天的新技术、新模式,特别是数字时代正在掀起的新浪潮、新趋势,有些方面需要着眼趋势加力助推,有些方面则要对问题风险未雨绸缪,正视到正在暴露的问题,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用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制度创新与供给,划定必要边界、建立良性轨道。
人代会开幕首日,市委书记李强在回应代表关于数据保护的讨论时就明确表示,围绕数据收集、保护、流通和交易立法是当务之急。上海要积极探索,形成突破。这几天,又有不少代表委员不无忧虑地谈及“人脸识别”技术大量使用带来的副作用。这本身是数字时代一项颇具革命性的新技术,但其带来的生物信息和隐私泄露风险已然存在,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过严重后果。
这未必是技术本身的错,却一定在技术使用和场景开发等方面出了错。此时就亟待必要的制度约束和法治规范,也正是尽快划定边界——哪些领域、哪些主体可以使用这样的技术,用到怎样的程度,又有哪些领域、哪些主体、哪些时候坚决不行。
“人脸识别”到了普遍推开的时候了吗?世面上比比皆是的那些强制要求采集人脸信息的场景,真的都有必要这么做吗?它合乎公共利益吗?来自两会上的这些疑问,不该被轻轻放过。
而这些疑问,针对的也不只是一个人脸识别。就如一位代表在专题审议中说的,转型也好、技术使用也好,终究要以“人”为本位,从人的需求出发,不能搞成“技术的秀场”——单纯的“秀”,甚至以妨害社会利益为代价的“秀”,并不是转型的本意,只会走到反面去。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胡幸阳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 到处人脸识别,有必要吗?】来源:作者:朱珉迕
- 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荣耀60系列黑科技:依托AI识别,隔空手势操控Vlog轻松拍
- 华夏小康|见微知著,带你领略小益3D人脸识别智能门锁X7的魅力
- 苹果|全面屏的iPhone没有指纹识别功能真不方便,放在背部logo上怎样?
- 钱包|“中国芯”数字货币钱包来了:支持指纹识别,可显示健康码
- 指纹识别|荣耀x30MAX这款手机是否值得购买?看完小芳的实际体验就知道了
- 大屏|五英寸高清大屏,小白智能猫眼M1人脸识别更加安全
- 小米科技|打破西方垄断,中国研制手机LOGO用不锈钢,再也不看人脸色了
- 凤凰网|首批“优秀级”! 云从科技通过工信部信通院“可信AI人脸识别评估”
- iPhoneSE|iPhone SE 或引入屏下指纹识别
- 工人日报 |我国拟规定不得将人脸等生物特征作为唯一个人身份认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