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的2020:今年那哥俩不打“价格战”了( 二 )


外卖平台的2020:今年那哥俩不打“价格战”了】饿了么的这一改变也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并且其效果在双11期间也有了回应。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去年双11期间平台多个外卖品类及餐饮品牌的销售同比增长超100%,下沉市场外卖订单激增,近40个地级市订单同比涨幅超50%,全国多个城市订单同比增长一倍以上。因此受此成绩的激励,饿了么今后还会将平台改造成什么模样,无疑也着实令人期待。
【“杀熟”疑云,依然是行业内散不去的阴霾】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外卖小哥越来越容易引发外界的共鸣,即便外卖平台的服务范畴越来越广阔,但是用户与外卖平台之间的信任问题却似乎依然存在。而致使用户不敢完全相信外卖平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网络中已经流传甚久的“大数据杀熟”。
外卖平台的2020:今年那哥俩不打“价格战”了
文章插图
说到“大数据杀熟”,这个名词对于互联网平台,就好像伏地魔之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所有人似乎都在有意识地回避提到这个名字,但却又有诸多的证据表明其真实存在。
在2020年,外卖行业中同样出现了“杀熟罗生门”。一位名为@漂移神父 的网友曾撰写了《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一文,称其在开通美团外卖会员后的12月9日,发现在同一家店铺、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时间段点单,会员账号的配送费仍为6元,而非会员账号则仅2元。作为会员的“熟客”反而比非会员要多花钱,这样的结果显然也很难不让外界联想到“大数据杀熟”。
外卖平台的2020:今年那哥俩不打“价格战”了
文章插图
而美团外卖方面后续针对用户反馈的这一问题给出了回应称,“经查,文中提到的配送费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我们也通过与用户进一步确认,是由于软件存在定位缓存,错误地使用了用户上一次的历史定位,与用户实际位置产生了偏差,导致了配送费预估不准。在实际下单时,会按照真实配送地址准确计算,不受影响。”
外卖平台的2020:今年那哥俩不打“价格战”了
文章插图
美团外卖在声明中承认了@漂移神父 所描述的事实,并认为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即定位缓存偏差。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说法依旧是很难服众的,因为在案例中,用户已经手动选择了目的地,也就是实际上根本就不需要调取定位缓存。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App仍然顽固地调取错误的定位缓存,这恐怕不是美团外卖或者美团外卖的地图服务提供商技术出现了问题,而是在操作逻辑上就存在缺陷。毕竟用户的主动选择居然会被自动定位覆盖,这无疑相当于是直接伤害了用户的选择权。
当然,美团外卖执意认为这只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技术问题”,普通用户也确实无法拿出更强有力的证据进行反驳。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这种用户无法接受的解释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外卖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危机恐怕也可能会愈发严重。或许此次案例只是一条小小的裂缝,但如果放任其发展下去,则可能会演化成难以应对的沟壑,并反过来成为外卖平台继续壮大的阻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