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三星给“老旗舰”准备的新功能,有些超出了业界常识


支付宝|三星给“老旗舰”准备的新功能,有些超出了业界常识

文章图片


支付宝|三星给“老旗舰”准备的新功能,有些超出了业界常识

文章图片


支付宝|三星给“老旗舰”准备的新功能,有些超出了业界常识

文章图片


就在日前三星方面已经确认 , 下一代旗舰机型Galaxy S22系列将于2月正式亮相 。 因此对于正在使用三星现款旗舰机型Galaxy S21 Ultra的我们来说 , 多少还是点小激动的 。
【支付宝|三星给“老旗舰”准备的新功能,有些超出了业界常识】
为什么激动?是因为三星有一个相当值得称赞的“传统” , 就是每当新旗舰发布后 , 上一代的产品往往会在一两个月内就能得到与新机相同代次的系统软件更新 。 如此一来 , 许多新旗舰上的招牌功能 , 老用户即便不换机也能享受得到 。
不过我们没有想到的是 , 三星此次选择了在推出新旗舰前 , 先来满足老机型的用户 。 近日 , 官方正式面向Galaxy S21 Ultra推出了一款专属的、名为“Expert RAW”的专业相机应用正式版本(版本号1.00.21) 。

Expert RAW能做什么?简单来说 , 它可以视作为Galaxy S21 Ultra这款机型适配(对 , 这款应用并不支持S21和S21+) , 完全面向专业摄影师的独立相机模式 。
正因它是仅针对Galaxy S21 Ultra这款机型专门优化 , 所以不同于市面上的其他第三方同类软件 , Expert RAW能够完整兼容Galaxy S21 Ultra的四枚后置摄像头 , 并在其之间进行无缝的变焦切换 。

同时 , Expert RAW也提供了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专业模式” 。 这意味着通过这款应用 , 能够手动控制包括曝光时间、ISO、白平衡、对焦距离、曝光补偿 , 甚至是测光算法在内的一系列参数 。 并且这些参数可以兼容Galaxy S21 Ultra的全部后摄 , 而不仅限于单一的主摄 。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 Expert RAW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还为Galaxy S21 Ultra带来了拍摄16bit RAW格式照片的能力 。 同时 , 它的文件格式和图像标准都直接深度对接了Adobe Lightroom , 确保拍摄出的每一张无损照片都能完美兼容Lightroom的后期编辑功能 。 这样用户既可以用手机版的Lightroom“即拍即改” , 也能先拍摄、再传输到电脑上 , 向对待单反相机的照片那样 , 仔细地使用PC版的Lightroom进行照片后期处理 。

不难看出 , Expert RAW本身无论是所支持的设备、还是用途其实都相当有局限性 。 如果我们单纯讨论它“有什么用”的话 , 恐怕只有那些真的需要将Galaxy S21 Ultra作为创作设备的摄影师 , 才会觉得好用 。 但问题在于 , 为了能够实现这些专业功能 , 三星的工程师在Expert RAW其实埋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技术彩蛋 。
没错 , 就是“16bit RAW格式”的照片拍摄能力 。
16bit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 , 目前常见的顶级显示器通常也就支持10bit色 , 也就是10.7亿色的显示 。 在这个基础上色深每增加2bit , 也就意味着色彩种类要增加64倍 , 所以16bit也就是10bit色的64倍的64倍的64倍 , 约等于280万亿色 。

然而大家要知道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在于Galaxy S21 Ultra本身的摄像头硬件 , 其实是不支持在一帧画面里捕捉这么多颜色的 。 其主摄所使用的HM3传感器、硬件上最高支持12bit色(680亿色) , 其他几枚副摄则都是10bit色级别 。
不仅如此 , 无论骁龙888版本、还是Exynos2100版本 , Galaxy S21 Ultra主控所集成的ISP , 本身其实也不具备处理16bit色的能力 。 事实上 , 其ISP最高在硬件上只能支持14bit色 。

所以这就意味着 , 首先 , Expert RAW必定使用了一些诸如多帧合成之类的处理方式 , 通过硬件多重曝光 , 实现了超越传感器本身单帧能力至少数千倍的色彩信息量捕捉 。
其次 , Expert RAW的色彩合成算法 , 必定不是在ISP里(或者说不完全是在ISP里)执行 。 因为只有这样 , 才能让它跳出ISP本身处理引擎的硬件限制 , 实现超越硬件本身水准的16bit色输出 。
换而言之 , 虽然表面上看Expert RAW只不过是三星在新旗舰发布前 , 为老旗舰极少数专业用户提供的一个附加功能应用 。 但其背后所体现出的对CMOS的深入控制能力 , 则很可能涉及SoC异构计算的复杂色彩算法 , 因此也不得不令人对于三星的软件研发水平刮目相看 。
当然 , 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表明 , 对于智能手机来说 , 硬件的规格未必是影像能力的最大限制 , 厂商有没有真正深入进行软件调校、有没有真正吃透整个计算体系的全部潜力 , 或许才是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