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任何业态创新,都应回归零售本质( 四 )


所以说到底,一家门店的健康的线上线下销售比例,还是与他们所在的位置、面向的客群、销售的商品类型等等这些因素紧密相关。而不是说应该一拍脑袋,定下一个多少多少的目标,费大劲做线上拉新。
这是超市,要往体验式消费的路上走。至于场景化消费,我认为便利店是场景性销售的一个好方式。因为它就是要便利,你想喝可乐,就进去买一瓶水,不会说先下个单然后等半个小时把水送来;你到办公楼下了要吃早餐,也不会说再订个外卖再等半天。便利是一种服务,而服务是线上代替不了的,就像剪头发,你必须要到理发店的那个场景去。
而且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对便利的要求会越来越多。农民转成市民之后,很多生活方式会发生改变。所以我认为便利店未来的空间非常大。
04 新业态的新与旧现在会员店也比较火热,新开了很多家,也有一些零售商会把市区的老店改造成会员店。我对它们也持怀疑态度。会开什么店,这是一种能力。开会员店的能力要求比开超市高的多。
仓储店很好开,找一个大点儿的地方把商品摆出去,中国不是没做过,1990年代的普尔斯马特、燕莎望京都是仓储店,也早就没有了了。
仓储会员店重要的不是仓储而是会员。同一个品类的商品,在沃尔玛这类的大卖场可能卖30种,但是在山姆club或者Costco可能只卖三种。它们核心的是选品的能力,知道消费者在意在哪些功能、哪些东西,提前帮消费者选好了。
会员店实际上是一种聪明到极致的发明。首先是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没有办法像现在这样方便的收集消费者信息,于是会员店设置了强制的会员准入,每次结账的时候必须要出示会员卡,这样消费记录都被保存下来了;然后300块钱办张卡,说每次来买东西都给你打8折,消费者一听8折很好,便宜,300块给都给了,下次还来这里买,采购量就上来了,零售商跟供应商之间谈价格也能往更低了谈,最后真的可以到8折卖了。是这么一个赚钱的过程。
而且有了会员卡的消费数据之后,以洗发水举例子,我就知道你们家有多少人、用多少洗发水,知道你买洗发水的频次和规律,我就开始调货品节奏、调库存。我这次先搞个促销让你买回去,等你快要用完、正准备再买的时候,我把洗发水提前进好货、再用促销的形式卖给你。
而且我卖的都是日用品,都是符合生活规律、有一定购买周期性的商品。所以这就像我计划好的一样,我总是在这个时候促销,你总是在这个时候买。这样不断的调整、越调越准,带来的结果就是,我可以周转的非常快,假设其他超市一年可能周转10次,会员店能周转20次。
所以这背后是一整套商品管理和数据运营的能力。现在的很多会员店,还没搞懂这是怎么回事。
社区团购其实解决的也是库存的问题。预售降低了库存成本,自提降低了门店的运营成本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从零售的意义上来讲,社区团购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模式。
但社区团购面临的问题是供应链问题,如何能够打造出稳定的、高质量的供应链。一直到目前来说,社区团购都没有通过供应链的效率提升来降低运营的成本,而是通过自身补贴的方式来做成本,先培养用户习惯。
一个200块钱的沙发你卖5块钱,这都不需要你有什么水平,大家肯定都来抢。这就是烧钱嘛,烧钱谁不会,败家谁不会。但关键在于烧剩下的东西可不可以持续。如果到后来你真的能把200块钱的沙发按5元钱卖出去,还能赚1块钱,我们现在的好多实体零售,真的要害怕了。
如果到最后社区团购的鸡蛋真的能坚持三年半价卖,那也说明它们的采购、运营、成本控制真的有这个能力,能把价格做下去,这个世界就要变了。但是这件事也太难了。我们实体零售做了这么多年的供应链,这中间有那么多主观上的和客观上的约束,怎么会被这么快的就赶上了,我们也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