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破坏孩子责任感的这3句话,以后别再说了!
“靠谱”是现代社会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之一,用知乎上的一个高赞详细解释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其实,“靠谱”的本质是责任心、有担当的表现。作为父母,也应该努力去培养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让他未来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培根曾说过:“责任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
文章插图
在责任感的教育中,有这样三句话,不要轻易对孩子说,它们几乎是破坏孩子责任感的导火索。
孩子小,不懂事这句话相信很多父母都不陌生,有个特别典型的事例:
有个熊孩子去亲戚家串门,把矿泉水倒在钢琴上,主人问他在干嘛,孩子回:“帮你洗钢琴。”
家里大人闻声赶来,赶紧替孩子开脱:“哎呀,小孩子不懂事,他这也是好心。”
主人无奈,只有算了。半年后父母带孩子去商场玩,孩子把半瓶可乐倒在价值68万的钢琴上。
【 家长注意!破坏孩子责任感的这3句话,以后别再说了!】而这次,一句“孩子不懂事”就很难糊弄过去了。试想,第一次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及时制止,让孩子诚恳道歉,再去面对该承担的责任,这难道不是一个教育孩子绝佳的机会?
因为父母的当面袒护,背后撑腰,孩子才如此没有敬畏心,同样的错误,他能肆无忌惮地犯第二次、第三次......
当孩子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后,家长要多多表扬孩子,告诉他哪里做得好,适当运用一些合理的奖励;当孩子犯了错,该严厉就要严厉,给孩子适当的惩罚,让他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美国一个小学生因破坏性行为受到停乘校车一周的处罚,孩子只好每天步行上学。
有人问他的母亲为什么不用家里的汽车送他去上学,孩子的母亲坚决地说:“不,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说“孩子犯错”是教育的良机,那么“适度惩罚”就是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的开始。
从适当的惩罚或者事情本身带来的可见后果,能直观深刻地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帮助他们养成对行为负责的习惯。
文章插图
“你只用搞好学习就行,其他事不用你操心”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这样形容孩子:酱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一下。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太弱了。
像这种情况,都是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对家庭付出的习惯。有的大人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孩子:
“你什么都不用做。”“这里不用你!”“你搞好学习就行。”次数多了,孩子就认为家里是不需要他的付出的。让孩子参与家庭的事务,其实就在培养他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感,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自尊和价值感。
有适合孩子做的家务一定要舍得让孩子做,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够好而去“越俎代庖”。例如:吃饭前摆放餐具,吃完饭后收拾碗筷、清洁餐桌,做妈妈的小帮手洗洗菜等。
重要的不是孩子做的结果怎么样,而是通过这些生活细节,孩子不仅能更多地参与到家庭生活,加强良好的亲子关系,责任感也会得以建立。
“都让妈妈来吧”中国的父母,在养育孩子上面,往往做得太多太满,对孩子又充满了不信任,替孩子做所有的事,导致孩子越依赖,对自己、对家人的责任感从一开始就没真正地建立起来。
文章插图
比如,有的孩子没带作业本,他从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父母没有提醒,没有帮他放好作业本。
这样的孩子,很少从自身找原因,都是别人的问题。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说过:“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及时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和回应。”
父母做得越多,孩子身上的责任就越少。
父母在生活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体验。
家庭的事务不要互相推卸责任;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要按时兑现,为自己的承诺负责;父母做错了事也有必要向孩子认错,并主动承担事情的后果。
比如看到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并告诉孩子保护环境的公民责任;地铁上看到老人主动让座告诉孩子要尊老爱幼的责任感。
这些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孩子看在眼里就会记在心上,从而影响他的言行。一个对自身、家庭、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
- 下腹部|女童腹痛难耐,家长却骂她多事,送医途中离世,得知原因家长痛哭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聪明|这3类孩子多半是“假聪明”,长大反而没出息,家长别瞎高兴了
- 老师|“请倒数第一名的家长发言”,宝妈的一番发言,让老师羞愧
- 退烧|宝宝发烧会烧坏脑子?这几个退烧误区,宝妈要注意!
- 禁忌品|被称为“幼儿杀手”的食物,影响发育和身高,家长仍在给宝宝吃
- 动词|4招增强孩子表达能力,天第书院:家长要用行为做最佳的聆听者
- 学生们|让孩子去打工还是读职高,资深班主任的几句话,让很多家长醒悟
- 睡眠质量|宝宝出生“头三年”很关键,家长做好这3件事, 孩子会很聪明
- 智商|如果家长是这2种血型,生下的娃往往智商更高,不妨对照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