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又一元宇宙风口?数字藏品变现、合规难两全


虚拟货币|又一元宇宙风口?数字藏品变现、合规难两全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1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许多行业的发展都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而互联网行业显然将元宇宙当成了破局关键,在数字藏品、虚拟人、VR/AR等领域展开积极布局。
对于国内的受众来讲,其实接触数字藏品是从“皮肤”开始。
虽然早前《王者荣耀》等游戏的“皮肤”并不叫做“数字藏品”,但是实际上相似度颇高。
2021年6月,支付宝首发敦煌飞天付款码数字藏品,成为了国内数字藏品行业真正启航的节点。
目前,国内的数字藏品与国际上的NFT有着显著不同,那就是不允许自由交易,而且都是由企业、机构在自有链上进行开发,开放性存在很大限制。
不过,既然数字藏品已经迈开了走向未来的步子,那么就不会轻易停止。
大厂、机构竞相入局面对数字藏品这一风口,国内主要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成了行业发展的主要推手。
当然,重要原因也在于其中很多企业已经在区块链方面有较深入探索,形成了一定技术积累。
例如,腾讯推出的数字藏品平台“幻核”,其底层技术即是由该公司参与的联盟链“至信链”提供,用户在实名认证后可获得一个基于该联盟链的地址。
而阿里、网易等公司的数字藏品平台底层技术也与之类似,均使用联盟链,这与NFT是显著差别。
当时间来到2022年,国内数字藏品行业更趋火热。

  • 新年第一天,小米对外发布了数字藏品“芯纪元”3D模型;
  • 1月5日,网文IP数字藏品《大奉打更人之诸天万界》开启预约;
  • 同一天,哔哩哔哩发布首款数字艺术头像“鸽德”,并正式开放报名;
  • 1月6日,安踏发布以北京冬奥会为主题的数字藏品;
  • 1月8日,泰康在线宣布发布保险业首个数字藏品;
  • 同一天,起点读书则发售国内首个网文数字藏品。
竞相布局数字藏品的并非只有企业,许多新闻机构也陆续“上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科技厂商争相上车数字藏品领域的同时,传统产业同样在积极布局数字藏品领域。
2021年12月24日,新华社发布中国首套 “新闻数字藏品”。据介绍,该系列收藏品精选2021年新闻摄影报道并进行铸造,预发行11张,每张限 10000份,所有藏品均免费上线。
随后,《财经》杂志于12月31日在红洞数藏平台发行其首套新闻数字藏品。该系列藏品精选 2021 年《财经》杂志封面报道,首批发行春、夏、秋、冬4套藏品,限量 2021 份,同样是免费领域。
1月10日,《华商报》推出以“牵手你最爱的西安”为主题的新闻数字藏品。该主题以《华商报》2021年新闻摄影作品进行铸造,包含“全运西安”“坚强西安”“凝聚西安”“爱在西安”“奋进西安”等八个西安最难忘的小主题,每张作品限量发行10000份,也是免费送出。
不管是企业收费的数字藏品,还是机构免费的数字藏品,基本都是已经上线就一抢而空,足见其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
但是由于在交易方面所受到的严格限制,数字藏品相对于传统藏品天然存在升值空间存疑,变现能力较弱等问题,且在短期内还看不到解决方案。
严防炒作、合规为重从NFT来看,其与虚拟货币是天然共生的关系,在国内还涉及法律层面的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NFT不受监管,则有可能沦为洗钱、逃税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这是不容忽视的一大弊端。
因此,NFT才会在国内开启“本土化”变革,摇身变为“数字藏品”。
此前,阿里、腾讯、京东等主要玩家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数字文创自律公约,专门提及数字藏品的合规问题。
虚拟货币|又一元宇宙风口?数字藏品变现、合规难两全】公约提出,要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以数字文创作品为噱头、实质发行和炒作虚拟货币的行为;数字文创作品的发行和交易不得以虚拟货币结算。
B站也声明,旗下数字藏品不具备支付功能等任何货币属性。不鼓励任何形式的数字艺术头像炒作行为。
起点读书同样在用户协议中明确指出,严格禁止利用数字藏品进行炒作、场外交易、欺诈、洗钱、集资、公开发行证券或以任何其他非法方式进行使用。
很显然,国内对于数字藏品的的基本共识就是“严防炒作”,与虚拟货币彻底撇开关系。
而从底层技术上来说,采用联盟链的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在交易和数据处理等方面都是可控的,能够有效实现防止炒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