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科学家|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文章插图
切勿模仿,不仅危险,而且难找。
几名衣着得体的男男女女坐在桌前,向镜头短暂展示手中的乐高小人的头,再齐刷刷地一口将它吞入,就着水咽进腹中。
这不是什么略带危险的“挑战视频”,也不是什么打赌失败的惩罚Vlog,而是一场科学实验的真实记录。

科学家|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文章插图
但吃下乐高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6人需要收集好自己的排泄物,不停在其中翻找。直到找到吃下的那个乐高小人的头为止,这场乍一听猎奇的实验才会暂时告一段落。
而当研究者煞费苦心进行这个实验,忍着恶臭在大便里扒拉乐高时,他们在找的肯定不只是一颗小小的乐高小人头,还有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1
如果翻开一个正常人的食谱,上面显然不会有乐高积木存在。但对于一两岁的小孩来说,能放进嘴里的就是能吃的,这导致“玩具部件”成为了儿童误食第二多的异物(第一是硬币)。
但同时,相关的研究数据却非常匮乏,这给儿科医护工作者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一个名为"Don't Forget the Bubbles"的科学团体决定自己来组织一场实验,测试一颗乐高从人体中一进一出需要的时间,以及可能对胃肠造成的影响。
他们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各地的儿童医院招募了多位医护人员作为受试者。

科学家|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文章插图
“我们扒拉大便,那你们就不用。”
实验对受试者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能有胃肠道手术史、不能有吞咽障碍,实验期间不能上夜班;要自愿吃下乐高,并且能“进行基于个人基础的搜索,搜索技术由参与者决定”,也就是用一个工具扒拉大便(请恕我想象不出其他“技术”)。
当然,这场实验的过程还是比较严谨的。
除了统计最核心的“发现乐高时的排便次数”这项数据外,受试者还需要在参加实验前三天和结束后三天继续观察粪便情况,以确保不会遗漏因吞食乐高导致的并发症。
为此,他们还设计了一套得分系统,用来统计受试者的排便频率、粪便硬度和松散程度等,会影响乐高在人体中移动速度的指标。得分越高者,理论上发现乐高的速度也会越快。

科学家|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文章插图
还统计了小人仔头部的精确数据
最终在3天后,5位受试者都成功和他们吃下的乐高小人仔重逢。通过比对数据,研究团队也得出了成年人平均排出时间为1.71天,头部组件对粪便质量无明显影响的结论,。
至于另一位代号为“B”的受试者,他在排泄物中苦苦搜索两周无果后,不得不选择了放弃。

科学家|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文章插图
这个实验的指导意义在于“证明乐高在人体消化系统中需要几天才能够被顺利排泄”,以供家长们在孩童误食时参考。可惜的是,这篇研究报告因为样本数过少,并不具有普适性;而且成年人与孩童也有较大生理差异,这一结果也并不能直接套用在儿童病患身上。
这种产品和粪便直接打交道的局面,肯定是玩具厂商不想看到的。所以在防止儿童误食方面,他们可谓绞尽了脑汁。
2
既然吃掉玩具的第一步是把它放进嘴里,那就把它做大,这是最直观的解法。
各国的玩具安全标准里,尤其对三岁以下孩童玩具的部件尺寸进行了详细规定,特别是含有小零件的种类。我国的《玩具适用年龄判定指南》中,就针对不同年龄给出了不同适用尺寸,甚至还精确到了每4个月的周期。
乐高为了防止小孩误食,也针对低龄儿童推出了特别版,年龄越小,积木越大。(下图来自公众号“毛爸聊玩具”)

科学家|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文章插图
只不过,玩具究竟还是个靠视觉和触觉吸引人的商品,注定无法在外形上做出太大让步。而且适用年龄的标准并不是硬性规定,只是给家长的购买建议,或者说是一封提前写好的“免责声明”。
况且还有厂商会把明显适合低龄孩子的玩具,标注为更高年龄段,只为免去部分审核。所以除了明确注明可食用的少数“食玩”,最后还是得靠家长把关。
特别是现在有宠物的家庭也越来越多,除了人类幼崽,小猫小狗这些毛孩子也同样可能因为好奇,一口吞掉会危及生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