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框架下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 三 )


人们普遍认为,G20自成立以来能够持续发展,原因在于它是一个非正式的审慎国际论坛组织,负责组织工作的秘书处采用轮换制,为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建立联系提供了便利。2019年,G20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人工智能原则,就“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促进创新和投资”形成了一套规范。G20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并落实拟议的协调机制。G20可借此机会积极主动地减少和化解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和风险,同时通过实现一体化、一致性和包容性的协调机制来应对当今的碎片化发展问题。
问: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前景如何?您认为人工智能治理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托斯登·耶里尼克:目前,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合作的前景并不乐观,虽然欧、美和中国已意识到其带来的威胁和风险,但在全球协调机制的构建上仍分歧严重,中国将世界视为“命运共同体”,而美国则强调大国间的竞争,欧洲虽不完全同意特朗普的做法,但对中国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也开始担忧,给中国贴上“战略对手”的标签。可见,人工智能并非改变历史的主因,而是一种很可能加剧历史“症状”的推力。人类不能希冀人工智能使人类变好向善,而应首先改变自身思想,避免人工智能发展的意识形态化,令该技术成为获得对竞争对手优势的工具;防止该技术被人恶意使用,让一部分人剥夺和攫取大多数人的权利和价值。
G20框架下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每个利益相关者都面临着不同的责任,没有一方能够单独应对人工智能的全部风险。因此,全球治理的合作必要且紧迫,关键在于人类对历史和文明发展的正确认知。如果说人类历史正处“下行通道”,那么人工智能就不应该模仿人类价值观和人脑,而是要从中学习和改进,从而扭转这种碎片化态势,最终成为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强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