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儿子总拿“倒数第一”,我气到退出家长群聊

我 5 岁的儿子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就得了最后一名。
那是一个业余的划船比赛。周末水上运动爱好者们聚集在湖边,摩拳擦掌为比赛做热身。别的孩子都说“我要拿冠军!”我的儿子却说“我想慢慢划。”
不出所料他落在了最后,出乎意料的是,他划的比我们预想中的还要慢。其他选手都上岸了,他却只划了半程。在救生员的护送和全场观赛者的注目礼下,他不疾不徐地划出了赛道,耗时几分钟才过了终点线。
妥妥的最后一名。
5岁的儿子总拿“倒数第一”,我气到退出家长群聊
文章插图
01
种种迹象表明,我家娃非但不是一个牛娃,搞不好还可能是个“学渣”。
他的运动能力从小就落后于人。
别的娃 3 个月会抬头,他得 6 个月再往后;都说“七坐八爬九翻身”,他 1 岁前就很少爬;大一点了和小朋友一起玩,小 1 岁的孩子都能比他跑得快。
4 岁时我们给他上了次篮球体验课,别的小朋友都可以连续拍球了,他最多拍 3 个。
快 5 岁时报了皮划艇兴趣班,别人是划船,他是真的在“划水”。
和其他小朋友比一比,他总是最“菜”的那一个。
运动能力不佳还能归咎于头大(他在娘胎里双顶径从小就超过 95% 的孩子),但是在学习上和人家比一比,怎么也像矮了一个头。
朋友圈里的妈妈,晒着同龄孩子的各式才能。有的速算能力一流,连我都望尘莫及;有的英语口语开口脆,只 4、5 岁就学会了自主阅读;有的模仿名人绘画作品,真有那么几分神韵;还有的娃各项技能兼而有之。对比我家娃,他是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5岁的儿子总拿“倒数第一”,我气到退出家长群聊
文章插图
从 4 岁开始我们试听过一些思维启蒙课:
第一个课的老师打电话反馈说:“我说句话您别不高兴啊,你家孩子数学这方面确实还不太行。”
第二个课的老师讲话委婉一些,说“你们家数数比其他小朋友要欠缺一些”。
虽然明白这可能是某些学习机构的营销套路,但我还是不禁追溯起那些他可能是“学渣”的证据。
比如他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看动画片。沉溺于大人手机里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无法自拔。难得拿出作业本没写几个字,就唉声叹气“我好累啊……”做事磨磨蹭蹭,老师赐予外号“迟到大王”。
他还曾经说过,妈妈,你们再生一个小孩吧,以后让他去工作,赚的钱分一点给我花。
你看看这是孩子该说的话吗?他一定是从身为打工人的父母身上看清了社畜本质,才有了这种不上道的想法。
这么说来吧,儿子看起来,还真有那么点“学渣”特质。
那天我严肃地和我浙大毕业的老公说,咱们儿子不是学霸。老公第一反应:怎么可能?!他有我的基因怎么可能不是学霸(男人的自信)。我说,那要是遗传了我呢?老公说:那倒是有可能。
但他又转念安慰我说:“我小时候也是这么菜的,现在还不是依然优秀!放心吧,以后会好的。”(男人的自信×2)
02
5岁的儿子总拿“倒数第一”,我气到退出家长群聊】尽管有老公不值钱的安慰,但看到优秀的“别人家孩子”,不安还是时不时往上冒。有天我进了一个鸡娃家长群,想看看人家娃到底是“天生牛”还是“人工牛”,顺便学学别人家的成功经验。
然而,看了一天群内发言我就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我截了几条发言做了分类。
第一种属于凡学派,他们以孩子的努力和聪慧而骄傲,比如——
“我家有效输入英语时间 600 个小时。”
“3 岁多教他背诗,教几遍就会背了,隔几天还能背出来。”
“读过的绘本,很多能看图一字不落的背下来。”
5岁的儿子总拿“倒数第一”,我气到退出家长群聊
文章插图
一字一句,都让作为普通家长的我流下辛酸泪。
第二种属于严加管教派,家长信奉严管就是厚爱,既律己又律他,比如——
“所有习惯必须在他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打理好。”
“学习不能全由着性子来。”
5岁的儿子总拿“倒数第一”,我气到退出家长群聊
文章插图
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十分令人钦佩,但是看多了又隐隐担心孩子会不会太压抑。
第三种属于喊口号派,说的话句句在理,但焦虑情绪传染能力 100 分,比如——
“穷什么不能穷教育!”
“不提前学点什么,小学结果就很明显了。”
5岁的儿子总拿“倒数第一”,我气到退出家长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