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消费者不爱,韩妆风光不再
编者按: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惊蛰研究所(ID:jingzheyanjiusuo),作者:白露,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在伊蒂之屋关停中国内地全部线下门店后,其“兄弟”品牌——悦诗风吟也传出了大规模关闭的消息。据北京商报报道,悦诗风吟位于北京中关村领展购物广场、太阳宫凯德MALL、西单大悦城、槐房万达等商场内的门店均已停业撤店。而悦诗风吟母公司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悦诗风吟的门店数量会缩减至140家,相关的渠道优化也将持续到2022年。
作为曾经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平价化妆品品牌,悦诗风吟巅峰时期在中国拥有超过600家门店。而对比140家的缩减目标,悦诗风吟的撤店率将高达77%。早在2021年3月份,同属于爱茉莉集团旗下的伊蒂之屋,也已经关闭中国内地所有实体店铺。
韩妆品牌大撤退的背后,韩流已经凉了吗?
01 韩流曾经风光过或许很多人都已经忘了,韩流曾经在中国竟然这么火。
从2013年到2016年,《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们》《太阳的后裔》等多部韩国电视剧的热播,在中国彻底掀起了一阵韩流热。剧中人物的同款妆容,以及演员所代言的韩国化妆品都成为了一时的潮流新风向。
比如《来自星星的你》带火了兰芝气垫BB、《继承者们》用到的蜡笔口红、《太阳的后裔》中宋慧乔用到的兰芝双色立体唇膏……
文章插图
当时有许多中国游客,把前往韩国乐天免税店购物当成是韩国旅游的必打卡选项,韩国本土的化妆品也成为代购们重点发展的业务对象。这一期间,国内还涌现出了韩束、韩后等带有“韩国”元素的国产品牌。
从2012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悦诗风吟,也顺利搭上了韩流热的东风。从2014年开始,以每年新开100家门店的速度疯狂扩张,甚至下沉到了中国的二三线城市。
但从2017年的“萨德事件”发生后,韩流在中国内地迅速降温,韩妆品牌的销售业绩持续受到影响。爱茉莉集团2020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同比下滑21.5%至4.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82亿元),利润下滑69.8%至150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7亿元)。
悦诗风吟作为爱茉莉集团旗下品牌,2020年的营收同比减少37%至348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与2016年巅峰时期的7700亿韩元营收相比,直接打了对折,利润也暴跌89%到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3万元)。
文章插图
同时据《韩国日报》报道,悦诗风吟在2019年就关闭了40家在中国的亏损门店,2020年也关闭了至少90家亏损门店。而在2021年5月时,悦诗风吟就已经传出要再关闭约170家中国市场门店的消息。
02 消费需求升级,质量劝退消费者韩妆品牌的业绩大缩水,主要是因为韩流持续遇冷和疫情经营承压。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韩妆品牌已经变得不再有吸引力。
曾是悦诗风吟忠实用户的美琳表示,“读书的时候因为生活费有限,所以大多数女生都会偏好购买于悦诗风吟这类的平价韩国化妆品。但是现在已经工作了,手里也有钱了,这些平价化妆品已经不能再满足化妆品的需求了。”
文章插图
据美琳介绍,她现在更偏爱一些品质有保障的欧美大牌,而和欧美大牌相比,韩国化妆品的质量问题,也成了“劝退”中国消费者的重要原因。
惊蛰研究所通过查阅发现,从2009年起,伊蒂之屋、兰芝、雪花秀等多个韩国知名品牌,都曾被监测出重金属超标以及细菌总数超标等质量问题。而一连串的负面报道,使得韩国化妆品“便宜好用”的印象逐渐跌落神坛,中国的消费者们也不再选择韩国化妆品。
文章插图
“肉包”从事韩国代购业务已经长达7年,据她透露,在2016年以前代购韩国化妆品的需求能够占到她整体营业额的60%,但如今的占比仅有不到20%。
“最近几年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越来越看重实用性。之前韩剧比较火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指定要某某电视剧里面的明星同款,但是后来很多人都不再‘追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购买产品,而且很多人都因为产品质量的问题,开始转向欧美品牌。”
03 韩妆渠道掉队,国货线上反超通过韩剧种草在线下门店转化,曾是很多韩妆品牌常用的营销变现方式,而随着韩剧从中国荧幕上逐渐消失,韩国化妆品失去的也不只电视剧这一主要的种草渠道。
- 消费者|江南春:30年,我用1000亿,换来这99句话
- 中国科学网|圆心科技贡献保险智慧与力量,驱动普惠健康险实现强保障、优服务
- 中国联通|微信“一哥”坐不住了?阿里社交黑马崛起,坐拥4亿用户,厉害了
- 短视频|陪你感受中国冰雪魅力 荣耀智慧屏品牌日惊喜限时钜惠价1499元起
- 程序员|在中国,有多少程序员干到46了?那么其他人去干什么了?
- 摄像头|手机拍照哪款最好?消费者给的答案,国产手机表现让人意外
- 摩托罗拉|正式交付!首台2.5D/3D先进封装光刻机,24小时内中国收获两喜讯
- 中国联通|注意了!联通卡不注销对个人有影响吗?
- 中国手机|联想是当年中国手机市场的第一霸主,为何现在无人问津了?
- 光刻机|关键技术被突破后,荷兰光刻机巨头诬告中国侵权,将采取法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