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猫头鹰”雕鸮现身北大!硬刚金雕逗鹰玩?为何还濒危
猫头鹰 , 人称“暗夜猎手”!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好 , 渐渐地这些暗夜活动者也开始大白天明目张胆地活动了 。 这不 , 在北京大学近日就有不少观鸟爱好者用相机记录下了“世界最大的猫头鹰”雕鸮现身的照片 。 据悉 , 这已经是连续两年出现在北京大学了 , 十分难得 。
文章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 , 采访人员从自然科学教育组织科普游子获悉 , 其实进入2021年以来除了此次发现的北京大学 , 在北京其余多地也曾出现 。 专家们表示 , 这是一种好的现象 , 说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呈现出总体良好的重要指征 。 那么究竟雕鸮 , 这个连名字都念不清楚这么难认的生物是何物种 , 有何特点呢?据悉是鹰的天花板 , 什么都靠抢 , 那么它究竟有多凶猛呢?
文章图片
“世界最大的猫头鹰”雕鸮惊现北京大学 , 为何出现在这里?
雕鸮 , 世界上最大的鸮类物种 , 人称“世界最大的猫头鹰”、“猫王” 。 据相关数据统计 , 世界上的鸮类大约有200种 , 而我国就独占30多种 , 而此次发现的雕鸮就是其中之一 。 自然科学教育组织科普游子创始人马庆宇表示 , 根据自己的统计北京能够看到的鸮类大概有10多种 , 比如长耳鸮、短耳鸮、纵纹腹小鸮等 , 而雕鸮则是猫头鹰家族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 很有典型性 。
文章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 , 为何雕鸮会频频光顾北京呢?首先 , 就正如上文所说的 , 北京的环境条件越来越好 , 据相关统计 , 截至2020年底 , 北京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累计造林了896万亩 , 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4% , 比1980年提升了31.2% , 比2000年增加了19% , 目前来说全市超过60%的国土已经被绿色覆盖 。
文章图片
而雕鸮又是一种不挑环境的鸟类 , 非洲 , 海拔4500米的高原 , 跨越山地森林、平原、荒野、林缘灌丛乃至裸露的高山和峭壁等等它们都能适应 。 加之雕鸮食物链就在这里 , 而且繁殖期时候喜欢群居 。 此外 , 雕鸮之所以能频频光顾其实也离不开人们如今保护意识的加强 , 偷猎、药毒、人打的情形基本没有了 。 因此北京这里生活有如此多的雕鸮 , 它的一次次光临是多种综合因素的结果 , 其中环境因素分不开 , 人类做出的努力也不可磨灭 。
文章图片
头上长角就称王?雕鸮有何特点、究竟有多凶猛
雕鸮是十分凶猛的 , 被指为空中王者 , 是鹰类的天花板 。 在了解它有多凶猛之前 , 还是先和魔方一起先来了解一下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奇特物种!
文章图片
从外观上看 , 雕鸮有着和猫头鹰十分相像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 刺状般的坚硬喙向下弯曲 , 翅膀形状不一 , 尾巴短而圆 , 头上长着一对“角” 。 雕鸮面部呈现淡棕黄色 , 但它的身上同时也有黑色、棕色、灰色 , 偶尔呈现局部斑块、波纹状或者是点缀分布 。 据统计 , 雕鸮体长可达到71厘米 , 体重最大可以高达8.4斤 , 翼展可达1.8米 , 由于头像猫 , 展开翅膀就像王者归来 , 并且又十分凶猛 , 其“猫王”的名号也就由此而来了 。
文章图片
【“世界上最大猫头鹰”雕鸮现身北大!硬刚金雕逗鹰玩?为何还濒危】雕鸮原产地遍布世界 , 就我国而言 , 雕鸮主要在东北地区、四川地区 , 繁殖期在东北是集中在4-7月繁殖 , 而四川则是从12月开始 。 而从生活习性上来说 , 雕鸮一般是远离人群 , 夜晚捕食时候发出“狠、呼、很、虎”的叫声相互联络 , 白天则是休息 , 喜欢缩着脖子站在树枝上一动不动 , 休息养神 。
文章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外表萌萌哒的雕鸮是真的这么人畜无害吗?显然不是!雕鸮的听觉十分灵敏 , 能听到比人类能听到的声音小石碑的声音 。 因此尽管它们的视力不怎么样 , 不过单凭这一点就能清除定位自己看不见的猎物 。 雕鸮十分危险 , 每当抓捕猎物或者攻击对手的时候都会半张着双翅恐吓 , 同时最终发出“咔吧”的声音警告你 。 如果还让他有进一步的行动 , 那么就是用足足有四公分长极其尖锐的爪子攻击 。
- 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嫦娥与玉兔联手破谣言,证明月球是“广寒宫”
- 北极和南极——地球上未被开发过的“宝库”
- 科学家能通过“引力透镜”观测遥远星系,对方也同样在观测我们?
- 同人类共演化,解开人类“褪毛之谜”的虱子,现如今怎么消失了?
- 精装变“惊装”?!厦门一新房漏水、租客退租,谁来赔?法院判了……
- 暴跌13%!油价真的要“大跌”了!就在下周五晚上
- 奥密克戎,压垮全球风险资产的“最后一根稻草”?
- 传说中的“龙”或真实存在2:营口坠龙事件,专家的辟谣你信吗?
- 车事快讯11月28日消息|涨多跌少!大涨1.5元/升!下周油价“大跌”
- 俾格米人,为什么身材如此矮小,却能在10岁前结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