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仓库的“大笨钟”险遭熔化,真实身份竟与郑和有关:一级文物

1972年 , 福建省南平市茂地乡宝珠大队为筹资办厂 , 几个小伙子便将一口一百来斤的大笨钟抬去卖了废铜!
九年后 , 铜钟在废旧仓库里被发现 。 它竟然是“三宝太监”郑和所铸 。
01、差点卖了废铁
说起这口大笨钟 , 原来一直放在南平市茂地乡依朝村外约5里的三宝殿里 。 七十年代 , 到处都在卖废铜 , 茂地乡为了筹资办厂改善村民的生活 , 便决定将这口“无主”铜钟卖给废品站!
其实 , 明眼人一眼也能看出此钟绝非一般之物 。
废旧仓库的“大笨钟”险遭熔化,真实身份竟与郑和有关:一级文物
文章图片
铜钟通高83厘米、口径49厘米、厚2厘米、重77公斤 , 钟体呈褐绿色 , 上面还铸满精致的云气如意纹 。 尤其是钟钮 , 还是龙形柄 , 非常罕见!
不过 , 村民们没什么文化 , 也着急想办厂改善生活条件 , 就没有人多去关注这些了!只当这一百多斤的大家伙 , 就是一块大铜块罢了 。
于是 , 这口铜钟便成了“废品” , 躺进了南平市物资局废品仓库 , 一躺就是九年时间!
02、慧眼识宝
1981年 , 物资局局长张茂贵无意间发现了这口铜钟 , 他立刻被其古朴的造型和精美的花纹吸引 , 心中笃定这绝不是一般的东西 。
事也凑巧 , 三年之后的1984年 , 北京举行“全国拣选文物展览” 。 张茂贵决心带着这口铜钟进京 , 让专家们给掌掌眼!
这一回 , 大笨钟终于是“沉冤得雪” , 其真实身份被鉴定了出来——国家一级文物 , 国宝!
废旧仓库的“大笨钟”险遭熔化,真实身份竟与郑和有关:一级文物
文章图片
铜钟的下部铸有铭文5组共54字行楷 , 每字1.8厘米 , 加标点为——“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 , 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 , 发心铸造铜钟一口 , 永远长生供养 , 祈保西洋回往平安吉祥如意者 。 ”
原来 , 这口铜钟是明朝三宝太监郑和所铸!且与“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有着直接关系!
宣德六年1431年 , 郑和受明宣宗之命 , 第七次下西洋 , 船队由龙家湾(今南京下关)出发 , 经刘家港 , 抵达福建长乐 。
郑和的船队在这里等候东北季风 , 同时修造船舶 , 招募水手 , 祭祝海神以求庇佑 。
03、国宝“郑和铜钟”
为了祈求风调雨顺 , 国泰民安 , 航行顺利 , 远洋成功……郑和与王景弘商议 , 铸造一口大铜钟 。
废旧仓库的“大笨钟”险遭熔化,真实身份竟与郑和有关:一级文物
文章图片
确认这口铜钟为重要文物之后 , 文物专家又再一次走访了南平茂地乡这个地方 , 详细调查铜钟的发现始末 。
根据当地的村民们回忆说 , 由于王景弘是福建延平宝珠乡依朝村人士 , 于是便由他亲自在当地督造铜钟 。
铜钟一开始安置的地方是在延平境内的第二高山——茫荡洋山的雪山寺内 。
废旧仓库的“大笨钟”险遭熔化,真实身份竟与郑和有关:一级文物
文章图片
茫荡洋山海拔1363米 , 面朝东海方向 , 正好可以让下西洋的船队遥望 , 当铜钟的钟声响起 , 大家便可以听到 , 一解思乡之情……
不过 , 根据当地县志可知 , 明朝末年的时候 , 雪山寺失火 , 村民将铜钟移至依朝的华光庙 , 已有二百多年 。
如今 , 铜钟被命名为“郑和铜钟” , 因为其承载着“郑和下西洋”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 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宝文物!
“郑和铜钟”真品经国务院下文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 , 同年由南京博物馆复制二口 , 一在南平市博物馆 , 一在长乐郑和纪念馆 。
废旧仓库的“大笨钟”险遭熔化,真实身份竟与郑和有关:一级文物】试想一下 , 如果不是张局长慧眼识宝 , 这件国宝很有可能最后就进了“熔炉” , 世间再无人得见它的真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