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还有哪些人类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恒星系统 , 围绕着太阳运行的行星总共有八颗 , 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除此之外 , 太阳系中还有很多卫星、矮行星和小行星等天体 , 在太阳系中有两个区域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天体 , 其中一个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 , 目前在这一区域中 , 有编号的小行星已经超过了12万颗以上 。
除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还有哪些人类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
文章图片
飞出柯伊伯带的人类探测器
另一个天体密集区域是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 , 柯伊伯带距离太阳大约30个天文单位以上 , 也就是大约距离太阳45亿千米之外的区域 , 随着人类对于柯伊伯带探测的深入 , 有越来越多的柯伊伯带天体被我们发现 。 目前 , 位于柯伊伯带内的主要天体 , 包括冥王星、卡戎、鸟神星、妊神星等等 。
除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还有哪些人类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
文章图片
太阳系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
由于柯伊伯带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 , 虽然这里不是太阳系的边界 , 但是人类对于柯伊伯带以外的宇宙空间了解甚少 ,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柯伊伯带视为太阳系的边缘地带 。 那么 , 到目前为止 , 有哪些人类的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呢?到目前为止 , 飞入到柯伊伯带的人类探测器总共有五个 , 分别是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旅行者2号、旅行者1号和新视野号 。
除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还有哪些人类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
文章图片
飞出柯伊伯带的五个探测器
先驱者10号是NASA在1972年3月2日发射的一个探测器 , 它是第一艘飞越小行星带的飞行器 , 也是第一艘近距离观测木星的探测器 , 在1973年12月3日发回了一组木星照片 。 到了1983年6月先驱者10号飞越了海王星轨道 , 进入柯伊伯带区域 , 此后探测器按惯性驶向距离地球68光年外的恒星“毕宿五” , 先驱者10号的最后一次信号是2003年1月22日接收到的 。
除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还有哪些人类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
文章图片
旅行者1号和先驱者10号探测器
先驱者11号是在NASA1973年4月6日发射的一个探测器 , 也是第一个去探测土星及其光环的飞行器 。 先驱者11号利用木星强大的引力 , 改变轨道 , 飞向土星 , 然后就顺着土星的逃离轨道飞向了太阳系深处 , 探测器的运作及遥测数据于1995年9月30日终止传送 。 目前先驱者11号正以每年2.5个天文单位的速度向天鹰座前进 , 并将在400万年后抵达那里 。
除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还有哪些人类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
文章图片
海王星和旅行者2号
旅行者2号是NASA在1977年8月20日发射的一个探测器 , 旅行者2号先通过土卫六(泰坦)的引力弹弓 , 来接近并探测土星 。 然后旅行者2号飞向天王星和海王星 , 并在1986年经过天王星 , 在1989年探测了海王星 , 而后进入柯伊伯带 。 2018年12月10日 , “旅行者2号”探测器已飞离太阳风层 , 成为第二个进入星际空间的探测器 。
除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还有哪些人类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
文章图片
旅行者2号轨迹图
旅行者1号是NASA在1977年9月5日发射的一个探测器 , 旅行者1号也同样探测过木星和土星 , 是提供了木星卫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航天器 。 此后探测器在1980年造访了土星及其卫星 , 并提供了详细照片 。 由于旅行者1号在靠近土卫六的时候 , 受到了引力的影响而改变了航行轨道 , 因而无法继续探索天王星和海王星 。
除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还有哪些人类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
文章图片
旅行者1号和2号的轨迹图
因而只能终止行星探索任务 , 进入柯伊伯带 , 飞向太阳系深处 , 截至2019年10月23日止 , 旅行者1号正处于离太阳211亿千米的宇宙空间 。 旅行者1号探测器携带了三枚核电池 , 能够保证其继续飞行到2025年 , 一旦电池耗尽 , 旅行者1号将一直飞向银河系中心 。 旅行者1号是目前人类发射的所有探测器中飞行距离最远的一个 。
除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还有哪些人类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
文章图片
2015年7月新视野号拍摄的冥王星全球彩色地图
新视野号是NASA在2006年1月19日发射的一个探测器 , 又叫新地平线号探测器 。 新视野号的主要探测任务是位于太阳系柯伊伯带中的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 , 此外还将探测位于柯伊伯带中的小行星群 。 新视野号在2015年7月14日飞掠冥王星 , 成为第五个飞越海王星轨道的探测器 。 新视野号探测器是人类迄今为止发射的速度最快的飞行器 , 2019年1月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了名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 , 距离地球大约64亿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