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潮“协奏曲”

湖州市德清县珍珠养殖基地 , 工作人员正和往常一样进行养护工作 。
六百多亩的湖面 , 养殖着上万只珍珠蚌 。
以往 , 这些都是珍珠粉、美白霜等等的上佳原料 。
当地也曾试图用珍珠来做珠宝首饰 , 但落后的工艺和销售渠道的匮乏的 , 使得市场迟迟没有打开 。
他们没想到 , 一颗小小的珍珠竟然把“173”岁的上海老凤祥吸引了过来 。 美妆和首饰将因珠结缘 , 跨界发展 。
2019年5月 , 上海金山长三角路演中心举办振兴上海老字号品牌推进会 , 会上德清企业乐韵与上海钢琴厂签约 , 开启了沪德老字号企业合作序幕 。 之后 , 包括老凤祥在内的27家上海企业陆续与德清签订合作协议 。 当然 , 这样的合作并非简单的品牌“输血” , 在合作中双方各取所需 。
新国潮“协奏曲”
文章图片
可即便有了原材料 , 一个新产品从合作伊始到正式落地 , 遇到的困难还远不止于此 。
尽管合作中难免有些磕磕碰碰 , 但德清和上海之间协作却并未就此止步 。
浙江德清的一家化工厂里 , 一块块硫磺皂、檀香皂压制成型 , 传送于流水线 , 封装打包 , 外包装上印着大大的“上海”字样 。
新国潮“协奏曲”】上海制皂的历史最早可以溯源到1908年的上海固本皂厂 。 改革开放初期 , 也曾和世界跨国日化巨头进行过合作 。
在那时 ,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 , 洋品牌几乎就是高质量、上档次的代名词 , 国产品牌的日子并不好过 。
撑过了难熬的岁月 , 随着中国文化自信的快速成长 , 越来越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群体开始偏向表达自我情怀和文化态度 , “国潮”国货顺势出圈 。
新国潮“协奏曲”
文章图片
上海制皂品牌中心副总监林玲告诉采访人员 , 自从尝试将品类从原先的六种扩充至20多种后 , 随着各类国潮新品的推出 , 企业销售额从原先的3000多万元 , 一下就提升到了6000多万 。
成绩喜人 , 但烦恼也随之而来 。 随着城市功能转型 , 对于上海制皂来说 , 寸土寸金的上海留给他们的制造空间却已十分有限 。
而德清区域内集聚了众多的制造企业 , 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 企业订单缺失 , 产能过剩的问题普遍存在 。 这让双方一拍即合 。
几乎每个月 , 上海制皂都有新品在德清投产 。 上海企业专注研发和品牌 , 把生产外包 , 已成为一体化时代“流行”的布局趋势 。
浙江工厂在第一时间收到上海研发部门的最新指标 。 一个产品从想法到成品 , 甚至只需要几天时间 。 这就是如今的国货能不断推陈出新的生存之道 。
当上海制皂的研发团队还在不断调整配方时 , 老凤祥的珍珠饰品也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 , 新产品计划在今年投产销售 。
新国潮“协奏曲”
文章图片
品牌中国长三角研究中心主任姜卫红认为 , 创新是两地合作当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 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 包括合作的创新 。 都要以把各自的品牌做大、做强为前提的 , 才能带领老字号的新潮流 。
(看看新闻Knews采访人员王骋吴振华车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