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航母”,力争实现更多“0-1”突破

近日 , 在首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 , “克隆猴”“松江智脑”“人工晶状体”等一系列与“松江智造”相关的关键词 , 被与会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们频频提起 。
热度背后 , 是松江区近年来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为引领 , 筑巢引凤的成果——引进G60脑智科创基地、复宏汉霖、华道生物等一批涵盖化学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领域企业 , 打造囊括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加工等全产业链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截至2021年6月 , 松江区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有近3000家 ,
松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从“深蹲助跑”到“起飞跳跃” , 2016年是里程碑式的关键节点 。
松江区政府党组成员陈容说 , 松江区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好 , 布局早 , 在2016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之初 , 就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6+x”重点产业之一 , 随着产业集聚度提升 , 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 。
为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能够促进松江生物医药产业爆发式增长?生物医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 , 信息、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是产业发展最大的驱动力 。 2016年 , 生物医药产业普遍存在着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流通不畅 , 制约研究成果转化速度的问题 。 松江区生物医药企业却通过G60科创走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跨区域合作的平台作用 , 呈现欣欣向荣发展态势 , 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充分释放 。
上海松江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航母”,力争实现更多“0-1”突破
文章图片
华道生物董事长余学军说 , 公司成立之初 , 没有能力在整个长三角范围内铺设供应链 , 打通销售渠道 , 但通过G60科创走廊的辐射力 , 产品畅销长三角 。
前不久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路演中心成立大会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联盟建设大会 , 于同一天在沪苏两地举行 , 共谋跨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入合作 。 一天两场要素对接会 , 现场寻找合作商机的生物医药企业代表们“点子撞想法” , 直呼“解渴” 。
这样“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要素对接已成为机制 。 近年来 , 松江区诞生一批原创成果、培育一批龙头领军企业 ,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 根据G60科创走廊相关规划和松江产业地图 , 松江区生物医药产业主要落子在经开区西区和九科绿洲两大板块 。 其中 , 经开区G60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研发生产为导向 , 先后落户了复宏汉霖、昊海生科、奥星制药设备、泰坦科技、新开源、华领药业等项目;九科绿洲板块以研发办公为导向 , 先后落户了上海临港九亭复旦科技园、优加利、晶能、梅斯医药、云奥泰等项目 。 2021年4月7日 , 经开区G60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还成功入选第二批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 。
截至去年底 , 松江区生物医药相关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22.5亿元 , 同比增长40% 。
上海松江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航母”,力争实现更多“0-1”突破
文章图片
上海松江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航母”,力争实现更多“0-1”突破】:复宏汉霖、永泰、亿帆医药等项目填补了松江区原有医药领域无生物药生产企业的空白 , 新开源精准医疗、泰坦科技、碧云天等项目补强了松江区的体外诊断和医疗检测服务产业环节 。 特别是G60脑智科创基地依托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技术 ,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国家级、辐射长三角的“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研发、脑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创新脑疾病诊治手段研发和产业”基地 。
这批优质项目的引进和培育不易 , 需要地区修炼好“内功” 。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研发驱动特点 , 业内有着“花十年时间 , 投入十亿美元研发一款新药”的说法 , 研发周期长、风险高 , 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 , 产业培育方面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 。
“帮助企业形成‘0—1’的原始创新 , 既是服务企业之需 , 也是松江主动承担国家战略、优化上海乃至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的主动之举 。 ”松江区经委副主任许浩说 , 松江区为企业提供成熟完备的产业链配套服务 , 引进和培育各类科研院所、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机构等 , 用好G60脑智科创基地等已有的重大创新平台 , 并通过市区两级科技、产业政策支持产学研医紧密合作 , 加速生物医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
上海松江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航母”,力争实现更多“0-1”突破
文章图片
比如 , G60脑智科创基地作为多项国家级与市级重大专项的重要科研承载区 , 将成为国际非人灵长类脑科学与疾病模型研发中心、类脑智能技术转化中心、长三角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产业的辐射源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