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危险了( 二 )


2
欠钱不还也能行?
顺着逻辑我们进一步提出问题:随着上述模式的不断循环反复 , 美国的债务水平不断膨胀、金融资本对体制的渗入不断增强 , 这样债务驱动的模式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的吗?
其实债务驱动型的经济有其巨大的副作用 。 具体来看 , 它使得基本经济学概念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 在过去 , 债务必须是刚性支付 ,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 但现在债务可以是资产 , 而且可以无节制地扩张 。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 , 你可以不断地举债 , 但是又不需要还钱 , 那就会使得全社会投机的心态加强 , 资产端的泡沫不断壮大 , 但最后的收益又都流入到了金融财团的手中 , 实体部门或是其他非金融部门的群体的收入大幅减少 ,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 社会动荡又迫使政府债务进一步膨胀 , 经济体进入一个助长虚拟泡沫的死循环 。
可是不断膨胀的泡沫总是会引来它周期的结束 , 90年代的互联网危机是一个、08年的美国金融衍生品大崩盘又是一个 。 而泡沫破碎的一地鸡毛又由民众承担 , 社会矛盾将不断累积 , 这一切是否会引来最终崩塌的一天呢?
美联储主席,危险了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金融资本的持续渗入也产生了另一个问题 , 那就是美国的整个政治和经济体制都在全面的金融化 。 于是就变成了MBA治国、MBA治理企业 , 我们看美国财富500强企业的高管就可以发现其大部分都是MBA出身 。
这个MBA治理有一个明显的问题 , 就是他很多不是靠技术发展或是对实体部门进行再投资去治理企业 , 而是致力于在短时间内给他的股东、公司董事呈现出“一个漂亮的财务报表” , 用美丽的报表去刺激股价的上涨 , 或是直接通过回购股票的方式做高股价 。
美联储主席,危险了
文章图片
而企业未来能走多远 , 或者说它的存续时间能有多久 , MBA高管当然就很不care了 。 毕竟当CEO可能就任期个一两届 , 离职前把股权激励的部分处理掉 , 套现走人就完了 , 之后企业发展成什么样肯定就不管了 。
当一个企业文化只专注于追求漂亮的财务报表时 , 这家企业实际上就已经将所有的关注都放在赚快钱上 , 而不是考虑长期的发展 。 这就是只对股价负责、只对股东负责的公司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 。
我们举波音公司为例子 。 像当年18、19年的波音737MAX系列飞机的空难事件就曾引发了众多的讨论 。
这款机型当年推出其实是因为波音需要研发出一个新机型与空客进行竞争 , 但是整个公司的技术投入又不够 , 所以就只能拿737这款老款的机型做改造 , 硬是推出737MAX进入市场 。
而又由于这款机型是紧急推出的 , 有很多的技术缺陷都没有被补上 , 就造成了两次严重飞行事件 , 并落得全球禁运的下场 。
美联储主席,危险了
文章图片
波音737MAX机型
但 , 很明显的是 , 波音公司股价前几年增速倒是相当明显 , 虽然自事故之后它的股价经历两次下跌 , 但是对比整体增幅来说 , 降幅都比较微妙 , 而且股价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还一直维持在相对较高的位置 。
这就反应出了一个糟糕的现象 , 那就是现在美国的实体经济严重的金融化 , 股价有时很难表现出这个公司它是否在健康的发展 , 而更像是一种金融游戏 。
美联储主席,危险了
文章图片
由于这些大企业的高管的薪酬机制(比如股权激励) , 使得他们更关注于短期利益 , 而非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 所以他们肯定不会想去做那些“高风险”的投资 , 而是选择炒冷饭 , 做更安全的事情 。 而这是却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现象 。
推此及彼 , 这样的举债模式和金融主宰经济的模式副作用的也是很显著 , 若是不断地持续下去 , 对于民众的生活、实体企业的发展都将是不利的 。
但毕竟美国从十九世纪90年代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制造国 , 到今天还是积累了许多制造业的老本 , 不仅在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上全球领先 , 而且还是全球贸易及结算体系的中心 , 基本面还是非常强势的 , 所以经济也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被金融资本给带垮 , 这更多的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衰落过程 。
3
回归实体可能吗?
不过近年来 , 美国高层也逐渐明白了过度金融化带来的问题 , 为此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