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智林的理想:从0到1,建筑机器人推动古老行业巨变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沈卓玄
“和以前比起来 , 现在确实轻松了很多 。 ”在凤桐花园的施工现场 , 一名工作人员对时代财经说道 。
凤桐花园位于佛山市顺德区 , 这是碧桂园旗下建筑面积将近13.76万平方米的住宅楼盘 , 截止到今年年中 , 碧桂园拥有3157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 , 但凤桐花园却是特殊的一个 。 自去年6月份 , 博智林的地面整平机器人在8号楼首次完成地下室施工以来 , 凤桐花园已经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访客 。 它是博智林建筑机器人首个商业应用的项目 。
建筑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 , 尽管发展历史悠久 , 但“盖楼”始终是一门传统的手艺活 , 这门原本需要大量人力、重复劳动且强度大、风险高的“手艺” , 如今还同时面临着用工荒和老龄化的双重难题 。
对这个行业的智能化改造才刚刚起步 , 这是一场降低人工作业压力、提高作业效率和效果、创造安全施工环境的尝试;而智能建造赛道上的玩家 , 实际上面对的是一片空白的过去与未知的未来 , 博智林产品副总监常先伟说道:“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行业 , 亲身经历行业变化的过程 。 ”
博智林的理想:从0到1,建筑机器人推动古老行业巨变
文章图片
博智林的理想:从0到1,建筑机器人推动古老行业巨变】博智林机器人与智能产品研究院产品副总监常先伟
作为公司初创阶段的“亲历者” , 常先伟感触良多 , 他告诉时代财经 , 这几年行业已经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 他同时也见证博智林在智能建造领域从0到1的成长过程 。 2018年7月碧桂园正式切入建筑机器人赛道 , 全资创立了博智林 , 经过了3年的发展 , 目前博智林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 覆盖18个省份近120个项目 。
“通过贡献自己的力量 , 最终使得这个行业在我们的手里得到很大的改善 , 这不仅是博智林的理想 , 也是我们这一批从业者的理想” , 常先伟说道 。
从0到1的突破
常先伟加入博智林时 , 这家肩负碧桂园多元化与传统行业转型使命的机器人公司才刚刚成立不到一年 , 当时博智林的机器人项目基本处于立项前的调研阶段 。 如今 , 位于凤桐花园的中转站已经停满了机器人 , 鲜丽的颜色使得它们极具辨识度 , 一下子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
作为博智林的首个试点项目 , 凤桐花园的机器人中转站见证了博智林成长的这三年 , 实现商业化应用的18款机器人都曾在这里进进出出 , 听从调度 。 工作人员只需在平板上发出调度指令 , 机器人便可自主出发 , 搭乘智能施工升降机到指定的地点进行作业 , 或者返回到中转站进行维护和充电 。
在采访的过程中 , 常先伟带着时代财经来到了凤桐花园在建的7号楼12层 , 目前 , 这一层楼有4款机器人在同时作业 , 包括测量机器人、混凝土天花打磨机器人、混凝土内墙打磨机器人和楼层清洁机器人 。
博智林的理想:从0到1,建筑机器人推动古老行业巨变
文章图片
混凝土天花打磨机器人
这是为装修施工打好基础的一个阶段 。 测量机器人采用先进的Al测量算法处理技术 , 通过模拟人工测量规则、使用虚拟的靠尺和角尺等工具 , 完成房间数据实测实量 , 包含拼缝、龙骨及爆点等区域 , 并将数据上传云端;而根据测量机器人提供的数据 , 混凝土天花打磨机器人和内墙打磨机器人 , 则可规划路径 , 进行全自动地打磨和修复 , 为后续装修施工提供良好的基面 。
以测量机器人为例 , 机器人可在2-3分钟内完成单个房间实测作业 , 测量效率较人工提升2到3倍 , 且可根据测量结果自动化生成报表 , 依靠技术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也比人眼更加客观和准确 。 打磨机器人方面 , “机器人打磨80平方米的作业面 , 一般需要1个小时 , 但同样的面积换由人工操作 , 则需要2-3个小时” , 常先伟称 。
时代财经了解到 , 截至2021年9月中旬 , 博智林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 , 覆盖18个省份近12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400台 , 累计应用施工超四百万平米 。
“我们看着这么多机器人 , 逐渐地从简单的功能样机、到工程样机 , 到进入工地进行真正作业 , 目前多数机器人已经可以满足90%左右的施工面积覆盖率” , 常先伟表示 。 然而 , 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 希望未来能把每一个建造过程进行工艺拆解 , 再将每一个过程“对应的机器人研发出来” 。
博智林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