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重回50元上方!保险股到了抄底的时候吗?雪球大V这么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国庆节后开市 , 保险股走出久违的强势 。 其中 , 中国平安盘中股价重回50元以上 , 一度涨超7% 。 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亦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
总体而言 , 2021年是保险股投资者难熬的一年 , 年初至今 , 保险指数下跌仍超过30% , 仅次于教育板块 , 后者下跌了50% 。
在保险股的粉丝群体中 , 不乏投资大鳄 。 巴菲特和戴维斯对保险股情有独钟 , 深圳隐形首富林立,也曾通过买入中国平安实现了财富的大幅增值 。 如何看待保险股的价值?保险股是否跌出了安全边际?“跌跌不休”什么时候才见底?
日前 , 在公益组织“茶道燕梳”的沙龙上 , 保险研究达人、雪球大V“东先生”(本名吴文涛)与在座的投资者、保险业内外人士就保险股投资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 。
如何评判保险公司的真实价值?
很多投资者买保险股的理由之一 , 是看重保险公司的隐形资产 , 比表面上高出很多 。 保险会计基于概率论、大数法则对经营成果进行计算 , 过于复杂 , 让外界不容易看清其真实的价值 。
【中国平安重回50元上方!保险股到了抄底的时候吗?雪球大V这么说】那么 , 保险公司的真实价值到底该怎么衡量?鉴于保险业务的复杂性 , 全球对保险公司价值的评估有不同的方法 。 吴文涛在其新书《读懂保险股》中 , 梳理了三种常用估值方式 。
第一种是在一般会计准则的视角下评估保险公司 , 和其他公司的评价方式一样 , 看重市盈率、净利润等指标 。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与普通公司的评估方式接轨 , 容易理解 , 但缺陷也很明显 , 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净利润指标 , 在保险会计中调节性强 , 参考性低 。 另外 , 保险业按照时间确认收益 , 寿险合同保险期间往往长达十多年 , 把账面净资产视作保险公司清算价值并不公允 。 一般会计准则视角未考虑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业的现金流特性 。
为了弥补一般会计准则下对保险公司价值的误判 , 19世纪60年代 , 英国人发明了内含价值评估法 。
内含价值法体现了账面上经调整后的净资产 , 和未能体现在账面上、但未来会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流入公司的利润(有效业务价值) , 以及当年公司获取的新业务价值 。 新业务价值会在第二年转化为有效业务价值 。
用内含价值的方式来评估保险公司有更公允的一面 , 但还是有投资者接受不了 。 因为这个方法里充满了假设:折现率是假设 , 死亡发生率 , 投资收益率还是假设 。 此外 , 内含价值法还有一个缺陷是与一般会计准则下评估结果差距太大 , 也让人产生怀疑 。
近年 , 在一些国家 , 不少保险公司引入了“营运利润”的指标 , 以此引导投资者做出稳定预期 。
营运利润左手牵着一般会计准则 , 右手牵着内含价值标准 。 它以财务报表的净利润为基础 , 剔除短期投资波动的影响、折现率变动的影响 , 以及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 。
营运利润由三大类构成 , 一是剩余边际摊销 , 这是把保险公司未来的现金流按一定比例折现为本年度利润的做法 , 二是净资产投资收益和息差收入 , 基于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5%左右)计算的投资收益 , 三是营运偏差 , 即实际保险事故给付、费用、退保优于会计准备金的评估假设所造成的风险边际释放 。
保险公司在每年的净利润里 , 减掉或者加回剩余边际摊销的偏差、投资收益的偏差、营运偏差 , 得到营运利润 。 营运利润的好处是杜绝了一次性的大幅变动 , 形成一个稳定可预测的价值结构 。 缺点是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性需要时间来验证 。
境内保险公司中 , 2017年中国平安开始公布营运利润 , 2019年中国太保也开始采用 ,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尚未采取营运利润的计算方式 。
吴文涛表示 , 三套准则每一套都自成体系 , 又相互勾稽 , 了解了背后的逻辑 , 有助于让复杂的保险公司分析变得简单 。
对保险股价值认定方式 , 影响着保险股投资的买点和卖点 。 比如 , 看重内含价值的戴维斯买入小保险公司 , 在其被收购重新估值的时候大赚一笔 。 看重复利价值的巴菲特买入保险公司 , 长期持有 , 获得保险公司低成本度浮存金 。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 , 买点和卖点的分辨则要困难很多 。
- 11月26日|动力煤跌停,焦炭提降200,钢价重回弱势
- 昨晚|蔚来、小鹏Q3财报对比:交付下滑的蔚来能否在Q4重回巅峰?
- 经历“过山车”后煤价重回起点 部分电厂价依然较高 明年价格中枢或下移
- 市值重回300亿港元!保利物业推股权激励计划,股价大涨近20%
- 特斯拉较高点跌逾21%正式进入熊市 市值也重回1万亿美元下方
- 特斯拉较高点跌逾21%正式进入熊市市值也重回1万亿美元下方
- 文/石墨杨(shimoyang11)全球疫情暴发改变了全球经济与宏观政策既定的演变路径|重回大萧条?警示还是误导?《中国经济的韧性》解读
- 《天下财经》两市震荡回升|《天下财经》:今日股市 沪指重回3500点 企稳了吗?军工股再现涨停潮 咋“上车”?
- 交汇点讯 服务贸易已成为对外开放新动力、对外贸易新引擎。|江苏数字经济规模超4万亿元,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重回进博会主场
- 龙头险企季绩全线转跌,中国平安何时迎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