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资智回汉 武汉理工大学签下百亿元大单( 三 )


丁烈云表示 , 新基建的特征是数字基建 , 老基建的特征是物理基建 。 从“物理基建”到“物理基建+数字基建” , 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 也是老基建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机遇 。
推进新基建并不是取代老基建 。 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 是保证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 可以看到 , 新基建中也有老基建的内容 , 如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
但另一方面 , 老基建为新基建的发展提供巨大市场 , 新基建为老基建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 建设行业应该助力新基建、提升老基建 , 在老基建领域发展数字产业 , 如智能建造、智能建筑、智能基础设施、智能工程机械等 , 弥补新基建缺乏足够的应用场景和模式问题 。
新基建的巨大潜力在于支持新兴技术创造出应用场景 , 每个应用场景都会催生出一个新的产业以及新产业创造出的新就业岗位 。 预计到2025年 , 5G用户超过10亿人 , 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 ,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3.5万亿元 。 新基建已成为相关行业、社会各界和资本关注的热点 。 在此基础上 , 可以发展出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众多新业态 。
对于发展新业态 , 丁烈云提供了几种思路:一是建造服务化 , 如提供桥梁的使用寿命预警;二是建筑产品+服务 , 打造建筑智能终端 , 实现智能空间 , 如荷兰阿姆斯特丹打造的环保智能办公大楼 , 自主调节大楼灯光、温度、红外线和太阳能;三是构建面向建筑业的平台经济 , 实现“互联网+云建造”模式下的“工程建造服务平台” , 如集材料资源、采购、交易、支付于一体的筑材网 , 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深度整合与配置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杨佳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未来海洋世界将聚焦绿色和智能
校友资智回汉 武汉理工大学签下百亿元大单
文章图片
吴有生院士 。
7日下午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船舶力学专家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所长吴有生在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海洋强国建设中海洋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的主题演讲 。
“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将决定我国未来的命运 。 ”讲座伊始 , 吴有生向在场师生介绍了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求 。 他表示 , 我国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的规模及能力尚处在较低水平 , 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离不开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
吴有生说:“武汉理工大学为我国海洋和船舶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 。 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在内 , 我国拥有40多所船舶与海洋装备领域高校 , 师生数量超过世界其他所有造船国家的总和 , 没有理由不建成一个世界造船强国、海洋强国 。 ”
吴有生认为 , 未来世界海洋装备科技与生产的发展将聚焦于“绿色”和“智能”两个关键词 。 他介绍 , 2019年 , 我国分别有4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前十强 , 船舶研发设计、产业规模实力迅猛扩大 。 但是 , 我国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技术仍然落后 。 “评价造船能力如何 , 并不只看吨位 , 还应看能耗、效率、排污量 。 ”吴有生举例说 , 我国建造单位造船吨位的平均能耗、排污量均高于日本和韩国 , 效率也比较低 。
吴有生认为 , 在智能船舶技术领域 , 我国应扎实发展智能船基础技术 , 集中力量开发海洋环境、船舶航行状态、安全状态等感知器件和系统技术 。 “未来船舶工业将从‘注重造躯体’向‘注重造内脏和神经’转变 , 发展绿色与智能技术和信息装备技术才是推进海洋装备技术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取胜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