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启功的书信比成熟的“启体”更耐看!( 二 )


启功|启功的书信比成熟的“启体”更耐看!
本文图片
启功 行书《论诗》世味民风各一时 , 纷纷笺傅费陈辞 。 雎鸠唱出周南调 , 今日吟来可似诗 。
问:选什么帖?答:这完全要看几项条件 。 自己喜爱哪样风格的字 , 如同口味的嗜好 , 旁人无从代出主意 。 其次是有哪本帖 , 古代不但得到名家真迹不易 , 即得到好拓本也不易 。 有一本范本学了一生也没练好字的人 , 真不知有多少 。 现在影印技术发达 , 好范本随处可以买到 , 按照自己的爱好或“性之所近”的去学 , 没有不收“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
启功|启功的书信比成熟的“启体”更耐看!
本文图片
启功 行书“彩溢轩”
问:选范本可以换吗?答:学习什么都要有一段稳定的熟练的阶段 , 但发现手边范本实在有不对胃口或违背自己个性的地方 , 换学另一种又有何不可?随便“见异思迁”固然不好 , 但“见善则迁 , 有过则改”《易经》语)又有何不该呢?
启功|启功的书信比成熟的“启体”更耐看!
本文图片
启功 行书《论书》一般风气一乡人 , 岁月推迁有故新 。 四体历观程穆倩 , 始知完白善传薪 。 憨山清后破山明 , 五百年来见几曾 。 笔法晋唐元莫莫 , 当机文董不如僧 。
问:我怎么总临不像?答:任何人学另一人的笔迹 , 都不能像 , 如果学就像 , 还都逼真 , 那么签字在法律上就失效了 。 所以王献之的字不能十分像王羲之 , 米友仁的字不能十分像米芾 。 苏辙的字不能十分像苏轼 , 蔡卞的字不能十分像蔡京 。 所谓“虽在父兄 , 不能以移子弟”(曹丕语) , 何况时间地点相隔很远 , 未曾见过面的古人呢?临学足为吸取方法 , 而不是为造假帖 。 学习求“似” , 是为方法“准确” 。
启功|启功的书信比成熟的“启体”更耐看!
本文图片
启功 行书七言联大麓可尊人共喜 , 福林偕纳众先归 。
问:碑帖上字中的某些特征是怎么写成的?如龙门造像记中的方笔 , 颜真卿字中捺笔出锋 , 应该怎么去学?答:圆锥形的毛笔头 , 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那么“刀斩斧齐”的方笔画 , 碑上那些方笔画都是刀刻时留下的痕迹 。 所以 , 见过那时代的墨迹之后 , 再看石刻拓本 , 就不难理解未刻之先那些底本上笔画轻重应是什么样的情况 。 再能掌握笔画疏密的主要轨道 , 即使看那些刀痕斧迹也都能成为书法的参考 。 至于颜体捺脚另出一个小道 , 那是唐代毛笔制法上的特点所造成 , 唐笔的中心“主锋”较硬较长 , 旁边的“副毫”渐外渐短 , 形成半个枣核那样 , 捺脚按住后 , 抬起笔时 , 副毫停止 , 主锋在抬起处还留下痕迹 , 即是那个像是另加的小尖 。 不但捺笔如此 , 有些向下的竖笔末端再向左的钩处也常有这种现象 , 前人称之为“蟹爪” , 即是主锋和副毫步调不能一致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