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国立中央大学的历史变迁


国立中央大学溯源于清末三江师范学堂 , 1915年改为南京高等师范学堂 , 1921年郭秉文以南高师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 。 学校办学成绩卓著 , 为社会所公认 。 但在1925年郭秉文去职后 , 学校发展陷入混乱之中 。
青年|国立中央大学的历史变迁
本文插图
1.由“中山”到“中央”(1927—1928年)
1927年3月 , 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南京 。 由于战事爆发 , 东南大学被迫停课 。 4月18日 ,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5月 , 随即接收了东南大学 。 国民政府期盼能于首都建立一所典范完备的大学 。 为求振新耳目 , 考虑应有“深远之规模” , 并具“全国之楷模” , 在东南大学的基础上 , 融合河海大学、江苏政法大学、江苏医科大学、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南京第一农业专门学校、南京商业专门学校、江苏工业专门学校和上海医科大学等校组建成第四中山大学 , 隶属于中央政府 。 1928年2月 , 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江苏大学 。 同年4月 , 江苏大学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以下简称中大) 。
青年|国立中央大学的历史变迁
本文插图
2.由成立到解散(1928—1932年)
【青年|国立中央大学的历史变迁】
1928年5月16日 , 国立中央大学正式成立 , 国民政府重新任命吴稚晖为校长 , 但他坚辞不就 , 故校长一职便仍由张乃燕继续担任;自此到1932年 , 中大于四年期间6易校长 。 1932年6月28日 , 行政院议决 , 由教育部政务次长段锡朋代理中央大学校长 。 翌日 , 他赴校视事 , 却遭到学生的反对并对之施以扭打 , 国民政府随即下令解散中央大学 。 7月2日 , 教育部在接收中大后 , 解聘全部的教员 , 并布告所有的学生立即离校 。
青年|国立中央大学的历史变迁
本文插图
3.黄金五年的发展(1932—1937年)
8月23日 , 历经一个暑假的整顿后 , 在国民政府任命下 , 罗家伦受命出任中央大学的校长 。 此后 , 在他的领导下直到抗战前 , 学校终于步上循序渐进的正轨 。
1935年6月 , 中大奉命开办国立牙医专科学校 , 附设于中大医学院 。 在学科建置上中大一直维持7个学院、40个系科和牙医、实验两个学校的规模 , 成为居全国之冠的综合性大学 。 而自上任后 , 罗家伦又为学校争取到每年由财政部拨付的161万元经费;从而解决了自两江师范学堂时期 , 就长期存在的财务问题 。 1932年下半年开始 , 他积极推动扩增图书馆、体育馆、生物馆、学生宿舍和小学校舍 , 重修法学院与教育学院的教室、研究室 , 总计耗资87万余元 , 使中央大学的外观于抗战爆发前 , 已是一所气势恢宏、面貌一新的宏伟学府 。 而图书仪器杂志等相关设备 , 也不计价格地以惊人的手笔增加添购 。 据统计 , 自1932年9月至1937年5月 , 中大共购置图书计中文书63381册、中文杂志286种 , 西文书34 828册、西文杂志233种 。 总计中大图书馆所收藏之图书达407 203册;其中中文书204 514册、外文书202 689册 , 书籍有186 617册、杂志220 586册 。 至于物理系、化学系、地质系与生物系 , 所需要的仪器、机械、标本、模型、实验室与解剖室所需设备等 , 学校也都大量购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