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这场世博会,将为人们留下怎样的记忆?

2020年迪拜世博会开幕以来 , 世博园门口排队等待参观的各国游客就络绎不绝 。
疫情下的这场世博会,将为人们留下怎样的记忆?】受新冠疫情影响 , 这场原定2020年举行的世博会今年10月1日才拉开帷幕 , 仍使用“2020年迪拜世博会”的名称 , 将持续至2022年3月31日 , 预计吸引2500万人参观 。
除了接受安检 , 头顶烈日、戴着口罩的参观者们必须出示新冠疫苗接种证明或有效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然而 , 无论是直逼40摄氏度的高温 , 还是疫情带来的种种不便 , 都未能阻挡人们对世博会的热情 , 一些场馆呈现“火爆”景象 。
疫情下的这场世博会,将为人们留下怎样的记忆?
文章图片
10月1日 , 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 游客们在世博会瑞士馆门口排起长队 。 新华社采访人员王健摄
对远道而来的外国游客 , 参观世博会意味着要经历更多曲折 。 采访人员本人常驻埃及 , 此次专程前往阿联酋迪拜报道世博会 , 在进入世博园前 , 经历了三次核酸检测:上飞机前、抵达迪拜机场、入住酒店后 。
14岁的挪威女孩安多拉从居住地美国纽约飞来迪拜 。 法国人卢克也专程为世博会而来 , 他和妻子、女儿一起 , 在世博会开幕前两天就赶到了 。 “你能在一个地方看到全世界!”卢克说 , 这样的机会在当前疫情下格外珍贵 。
的确 , 一场疫情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遥远 , 人们可能从未像现在这样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 。
疫情下的这场世博会,将为人们留下怎样的记忆?
文章图片
10月4日 , 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 游客们观看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大型主题灯光秀 。 新华社采访人员苏小坡摄
在这场以“沟通思想、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博览会上 , 近200个国家相聚世博园 , 共同描绘出一个不同文明交流碰撞、人类社会繁荣共生的图景 。
在以校园为主题的德国馆 , 参观者们探索完“能源实验室”“未来城市实验室”等展区后 , 来到一个设有数十个电动秋千的大厅 , 大家围坐一起随着共同的节奏前后摇动 , 感受团结的力量 。
疫情下的这场世博会,将为人们留下怎样的记忆?
文章图片
10月1日 , 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 参观者们在世博会德国馆荡秋千 。 新华社采访人员闫婧摄
在沙丘形状的以色列馆 , LED屏上的演员们邀请参观者哼唱共同的旋律 , 告诉大家:“虽然你我彼此不同 , 但正如不同的音符 , 汇聚一起才能组成美妙的音乐 。 ”
在外观如传统灯笼 , 寓意光明和团圆的中国馆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高铁、海水稻种植等一系列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创新成果吸引参观者驻足 , 也体现了中国愿与世界分享发展成果、与人类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 。
疫情下的这场世博会,将为人们留下怎样的记忆?
文章图片
10月1日 , 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 参观者在世博会中国馆观看航天科技板块的展览 。 新华社采访人员苏小坡摄
在这里 , 参观者们还可以一起观看讲述中外青年共同追寻梦想、合作开展深空探索的主题影片《启航》 , 感悟不同地区的人们追寻同一个梦想的深刻寓意 。
疫情下的这场世博会,将为人们留下怎样的记忆?
文章图片
10月4日 , 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 两名儿童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的大熊猫保护主题展厅里与熊猫玩偶合影 。 新华社采访人员苏小坡摄
本届世博会是中东地区举办的首届世博会 。 与世博会呈现的人类社会和谐共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现在的中东地区危机四伏、动荡不安 , 一些国家依然遭受着战争摧残 。
在距以色列馆不远处的巴勒斯坦馆 , 一位讲解员自豪地介绍 , 展区一片地面上铺着从耶路撒冷运来的砖 , 它们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巴勒斯坦人渴望建国的梦想 。
在也门馆 , 参观者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当地咖啡和蜂蜜产业 。 与此同时 , 这个国家的很多人正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
因国内政局变化 , 阿富汗馆在世博会开幕近一周后仍紧闭大门 , 直到一名阿富汗古董商人在征得世博会官方同意后 , 把私人藏品搬到了世博会展馆里 。
疫情下的这场世博会,将为人们留下怎样的记忆?
文章图片
这是9月3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拍摄的迪拜世博会开幕式表演 。 新华社发
世博会 , 本应是一个远离政治纷扰、展示人类无限可能、勾勒未来理想生活场景的平台 , 但它也提醒着人们 , 这个世界仍有太多不完美 , 人类需要携手应对共同挑战 。 这种认知 , 在疫情持续的当下 , 或许格外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