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休假,港股过“劫”( 二 )


就好像教育行业 , 直到现在 , 还有人诟病行政手段过度干预市场 , 把企业家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事业一锅端 , 但只要深入了解教育行业如何套路家长掏光钱包 , 相信很多人都会改变看法 。 一种商业 , 仅仅为了赚钱 , 而无法创造与之匹配的社会价值 , 这种商业最终也不会走得久 , 走得远 , 尤其是当前的形势下 。
生物医药并非没有价值 , 并非不能穿越牛熊 , 但问题在于这种行业在中国刚出现没几年 , 野蛮生长下 , 很容易过度狂热 , 现在真正需要的 , 是理性回归 , 而这个回归 , 显然还没有到头 , 未来能够跑出的 , 必定是拥有真正的研发和商业化能力的生物药企 , 至于跟风的、割韭菜的、套路的 , 相信用不着多久 , 就会尘归尘 , 土归土 。
如果实在无法确定哪家药企能够真正走到最后 , 不妨等大浪淘沙之后再看看 。
用彼得林奇的话说 , 就是你要有充足的时间 , 不要着急 , 沃尔玛1970年上市 , 但等10年后再买还是可以赚30多倍 , 也可以等微软上市3年后再买 , 依然可以赚10倍 , 关键就在于你能够确定你买的公司是好公司 , 就足够了 。
今天的医药股 , 有部分也是真实利空的影响 , 例如疫苗股的大跌 , 是因为默沙东传出消息 , 正在临床三期试验的新冠治疗药物莫努匹韦取得积极结果 , 非住院的高风险轻症COVID-19患者的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0% 。 如果该药物能够最终成为新冠的特效药 , 对疫苗的需求就会造成大利空 。
拉长时间看 , 医药公司最终一定会研发出治疗新冠的特效药 , 就像流行感冒药一样 , 所以受益新冠的疫苗股 , 实际上也是踩一个时间差 , 默沙东的消息 , 现在还无法判断是不是“埋葬”疫苗股的苗头 , 但无论如何 , 对于疫苗股的投资 , 是时候转为谨慎态度了 。
另外 , 今天下跌的互联网、消费股和医药股一样 , 这些板块同样因为前期炒作过高 , 现在正处于价值回归阶段 。 互联网因为造重锤 , 跌幅算是比较大的了 , 但相比之下 , 消费股却仍然享受着高估值 , 特别是去年趁市场兴旺之时上市的 , 像农夫山泉 , 估值仍然超过50倍 , 李宁安踏这类体育用品公司 , 估值同样非常高 , 不管是行业还是公司基本面 , 都有高估的成分 , 回归之路仍然漫长 。
不过 , 回归通常不是一步到位 , 因为资金的炒作 , 常常可以将价值和价格背离 。 短期会不会继续下跌 , 主要还是看收水步伐 , 以及三季报能够交出什么样的业绩 , 只能静静地等待谜底揭晓的时刻 。
3
是否会重蹈2018年?
今天的跌市 , 令不少人想起2018年的国庆 , 因为那一次倾巢覆卵 , 实在太深刻 , 这一次港股大跌 , 又会否重蹈覆辙?
在我看来 , 可能性不高 。
看看2018年国庆节什么背景 , 外围贸易战、美联储加息 , 内部去杠杆、股权质押危机、民营企业家风声鹤唳 。
换句话说 , 大背景是经济基本面恶化 , 股票本来就是经济的晴雨表 , 经济好 , 股市会热闹 , 经济不好 , 大放水 , 依靠流动性好 , 股市也会热闹 , 但看看2018年的情况 , 哪一点好了?
就是因为哪一点都不好 , 所以才导致了那一波“股民在休假 , 资金在跑路” 。
现在 , 经济虽然有压力 , 美联储收水的步伐也在加快 , 但情况并非像2018年那般恶劣 , 国内的流动性 , 并没有2018年那般紧缩 。 虽然美联储的加息会对国内货币政策有一定的扰动 , 但这些年中美货币政策的错配 , 令到国内在这方面的应对空间变得宽一点 , 不至于简单地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 。 另外 , 过去大半年 , 一些成长板块被政策重锤 , 流出的大量资金 , 一定程度上也确保了流动性的充裕 。
恒指今天下探至24000点左右 , 细心的股民朋友 , 会发现这个位置其实已经破了2018年10月份(也是全年)的最低点 , 如果从今年的高位算起 , 跌幅24% , 换句话说 , 股指对各种利空 , 也已经有所反映 。
A股休假,港股过“劫”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