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发现4.3亿年前混翅鲎化石,体长1米像蝎子,有啥意义?( 二 )


除了它宝贵的药用价值 , 鲎作为在地球上生活了上亿年的物种 , 也有极高的古生物学研究价值 。 鲎的祖先诞生于4亿年前的 , 我们现在看到的鲎属于剑尾目 , 它从4亿年的演化过程中 , 外形并没有发生什么显著变化 , 但这次在化石中发现的混翅鲎则属于板足鲎 , 是怎样的演化过程中 , 让同为鲎类的两种生物走向了不同的结局呢?
混翅鲎的体型更像是蝎子 , 他是依靠游泳足来进行推进前行的 , 而不是像虾一样通过腹部卷曲进行移动 , 这也是它的劣势之一 。
我国首次发现4.3亿年前混翅鲎化石,体长1米像蝎子,有啥意义?
文章图片
通过对已经发掘的化石进行研究 , 我们可以一窥它们之所以走向灭绝的原因 。 强而有力的前臂是他们主要的捕猎工具 , 但如何将前臂捕获的猎物放到腹部的口腔之中 , 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 而同样庞大的体型 , 也导致他们的行动缓慢 , 捕猎效率和进食效率都十分低下 , 也导致了他们逐渐被其他鱼类和物种不断驱赶直至消失的原因 。
这次发现的混翅鲎化石 , 正好可以弥补我们在这方面的空白 , 这次发现的混翅鲎化石是在众多的鱼化石中发现的 , 通过研究化石年代的分布以及周围鱼类化石的种类分布 , 可以让我们对于这一个物种以及所处年代、生物的演变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 因此我们说这次化石的发现意义重大 。
我国首次发现4.3亿年前混翅鲎化石,体长1米像蝎子,有啥意义?
文章图片
这次混翅鲎的化石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鲎这个种群的了解 , 对于我们进一步一窥这颗古老星球的历史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 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现在还生活在地球上这些鲎类 , 不要因为人类的需要 , 以及一时贪念让一个生存演化了4亿年种群走向灭绝 , 这也是我们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