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的“红色幽灵”—赤潮
赤潮 , 又称红潮 , 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 。 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 , 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生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 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 , 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 , 海洋中的一般赤潮 , 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 , 绿潮(浒苔类)等 。 ''赤潮'' , 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 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 。 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 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 , 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 , 有的是单细胞生物 。 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 , 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
文章图片
形成原因:
所谓海洋浮游生物是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 , 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而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的一类海洋生物 。 其中 , 能通过自身光合作用使海水中的无机化合物转化成生物新陈代谢所需有机化合物者 , 我们称之为浮游植物 , 不具备这种能力 , 即必须以浮游植物为饵者则称为浮游动物 。 据初步统计 , 世界各大洋中能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180余种 , 其中在中国浮游生物名录上登载的有63种 。 能够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一个别名 ,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赤潮生物'' 。 在被称之为赤潮生物的63种浮游生物中 , 硅藻有24种 , 甲藻32种 , 蓝藻3种 , 金藻l种 , 隐藻2种 , 原生动物1种 。 在中国 , 已有赤潮资料记载的赤潮生物达25种 。 其余的38种在中国海域均有分布 , 只是尚未形成过赤潮而已 。 因此说 , 有赤潮生物分布的海域并非一定会发生赤潮 , 这要看其密度能否达到足以使局部海域水体变色的水平 。
文章图片
主要危害:
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 , 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 , 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 导致鱼类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 , 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 , 可致鱼类死亡;有些藻类可分泌毒素 , 毒素通过食物链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 , 暂时确定有10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 , 比一般的麻醉剂 , 如普鲁卡因、可卡因还强10万多倍 。 常见的赤潮毒素有: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记忆丧失性贝毒、西加鱼毒等,其中麻痹性贝毒是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毒素 。
防患治理:
【海洋生物的“红色幽灵”—赤潮】从现有条件看 , 一旦大面积赤潮出现后 , 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加以制止 , 对于一些局部小范围防治赤潮的方法 , 虽实验过多种 , 但效果还不够理想 。 主要是利用化学药物(硫酸铜)杀灭赤潮生物 , 但效果欠佳 , 费用昂贵 ,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不太好;有的采用网具捕捞赤潮生物 , 或采用隔离手段把养殖区保护起来;有的正在实验以虫治虫的办法 , 繁殖棱足类及二枚贝来捕食赤潮生物等等 。 这些方法均在实验中 , 还未取得较大的突破 , 从发展趋势看 , 生物控制法 , 即分离出对赤潮藻类合适的控制生物 , 以调节海水中的富营养化环境将是较好的选择 。 日本科学家发现人工养殖的铜藻藻体、江篱藻体等海藻在茂盛期 , 可以大量吸收海水中的氮和磷 , 如果在易发生赤潮的富营养化海域 , 大量养殖这些藻类 , 并在生长最旺盛时及时采收 , 能较好的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的程度 。 此外利用动力或机械方法搅动底质 , 促进海底有机污染物分解 , 恢复底栖生物生存环境 , 提高海区的自净能力 , 也是一种比较好又实用的方法 。 利用粘土矿物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 , 和粘土矿物中铝离子对赤潮生物细胞的破坏作用来消除赤潮 , 也取得了好进展 , 并有可能成为一项较实用的防治赤潮的途径 , 因为利用粘土治理赤潮具有很多优点 , 已证实的优点有:对生物和环境无害 , 有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净化作用;粘土资源丰富 , 且是底栖生物和鱼贝类幼仔的饵料 , 操作简便易行 , 可以大范围使用 。
文章图片
- 冷空气,气温|12月的开篇全省放晴,冷空气余威尚存
- 桥西区|桥西区关于紧急寻找次密切接触者同空间人员的公告
- 接触者|化德县关于急寻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公告
- 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嫦娥与玉兔联手破谣言,证明月球是“广寒宫”
- 北极和南极——地球上未被开发过的“宝库”
- 科学家能通过“引力透镜”观测遥远星系,对方也同样在观测我们?
- 哈维尔穿越是真是假,真有平行空间吗?2027年的人类都消失了?
- 10条关于大白鲨的冷知识,幼鲨在母亲子宫里就开始互相残杀
- 格陵兰岛出现强降雨,雨量相当于500个西湖,什么原因导致的?
- 入殓师:因为被尊重而成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