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朝闻道》:为探寻宇宙奥秘,你愿拿命去换吗?

文/杜豆豆
谈论当代的科幻小说 , 有个名字不能不提 , 那就是刘慈欣 。 即便你不是科幻小说爱好者 , 也应当不会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 。
刘慈欣《朝闻道》:为探寻宇宙奥秘,你愿拿命去换吗?
文章图片
2015年 , 刘慈欣凭借《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 , 同年10月 , 获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 , 并被授予特级华语科幻星云勋章 。 《三体》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发行后 , 刘慈欣更是被众多科幻迷和文学评论家冠以“中国科幻第一人”的美誉 。
事实上 , 早在获“雨果奖”之前 , 刘慈欣就凭借自己世界级水平的力作 , 已经几乎拿遍了华语科幻文学所有能拿的奖项 。 其中 , 就有这篇《朝闻道》 。
和《三体》一样 , 《朝闻道》也是一部硬科幻小说作品 。
那么 , 什么是硬科幻小说呢?
简单说 , 就是用真实有据的科技或科学猜想来推动情节的科幻小说 。 这些科幻小说中描写的科学技术 , 是极有可能实现的 。 硬科幻小说并不是当代的创新 , 而是早在科幻小说发展的初期 , 就已经存在了 。
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作品 , 比如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 , H·G·威尔斯的《时间机器》 ,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星际战争》 , 都属于这一类 。 他们作品中所描述的一些科学发明 , 实际在我们当今社会 , 已经成功实现了 。
刘慈欣《朝闻道》:为探寻宇宙奥秘,你愿拿命去换吗?
文章图片
既然有硬科幻小说 , 那相应自然有软科幻 。 和硬科幻不同的是 , 软科幻是在科幻的背景下描写社会、人文、伦理等内容 , 注重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通常 ,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会比较注重科学依据 , 描写科学因素时细致入微 , 让读者信以为真 , 因而形成硬科幻风格 。 而没有理工科背景的作家 , 就会更侧重故事情节、寓意和人物的刻画 , 形成软科幻风格 。
《朝闻道》这部作品的主题 , 是人生价值选择的矛盾 。
“朝闻道 , 夕死可矣 。 ”意思是:如果早上听到了大道 , 就算晚上死了也没什么遗憾的 。 这彰显的是“大道”的价值 。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 , 是孔老夫子说的 , 也是刘慈欣这部作品篇名的出处 。
那么 , 《朝闻道》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刘慈欣《朝闻道》:为探寻宇宙奥秘,你愿拿命去换吗?
文章图片
男主人公是位未来世界的物理学家 , 名叫丁仪 。 彼时 , 人类已经建立了一台环绕地球一周的加速器 , 称为“爱因斯坦赤道” , 借助它 , 物理学家们将实现上世纪最后的梦想“建立宇宙大统一模型 。 ”这个宇宙大统一模型 , 是基于大一统理论提出的 。
什么是大一统理论呢?
这个观点最初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 他认为我们宇宙中的万物应该都可以用一个简单美妙的公式解释和预测出来 , 用来解释一切物理现象 , 因为他深信“自然界应当满足简单性原则” , 他认为自然科学中“统一”的概念 , 或许是一个最基本的法则 。 在文中 , 探寻这一“宇宙大统一模型” , 实际也象征着科学家们对于宇宙终极奥秘的寻求 。
丁仪带着妻子和女儿 , 在这个加速器中 , 进行环球旅行 。 第二天 , 这个加速器将会首次以最大的能量运行 , 用于“建立宇宙大统一模型” 。 旅行结束后 , 丁仪睡着了 , 醒来后却震惊地发现加速器管道消失了 , 原先的地方全变成了草地 。 这时 , 出现了一位自称“排险者”的宇宙人 。 这位排险者表示 , 加速器将做的实验 , 会给宇宙带来灾难 , 为了避免宇宙的毁灭 , 他把爱因斯坦赤道蒸发了 。 但因为有“知识密封准则” , 他没有说出大一统模型的真相 。
于是 , 为追寻宇宙终极奥秘 , 全球顶尖科学家们做出了一个极端决定 , 要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知晓宇宙终极奥秘的短暂时间 。 即使各国领导人以国家利益、人类命运相劝阻 , 这些科学家的亲人用生命挽留 , 他们也义无反顾 , 断然绝然地走上了“真理祭坛” , 为了自己终生所要解开的真理奥秘 , 献出了生命 。 可当霍金也走上祭坛提出“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时 , 这位宇宙人却没有给出答案 。
刘慈欣《朝闻道》:为探寻宇宙奥秘,你愿拿命去换吗?
文章图片
丁仪也是其中这些为追求真理而宁愿献出生命的科学家一员 , 而他的妻子和女儿亲眼目睹了他献身的整个过程 。
故事的最后 , 这对母女坐在草地上 , 女儿抬头仰望星空 , 问了母亲同样的问题 , “妈妈 ,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