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收割的不只是钱包|靠忽悠年入数十亿:被捧上天的“网红饮料”,喝着喝着肾就没了


被收割的不只是钱包|靠忽悠年入数十亿:被捧上天的“网红饮料”,喝着喝着肾就没了
文章图片
被收割的不只是钱包 , 还有最重要的本钱——身体 。
作者:朱末
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爱喝快乐肥宅水 , 胖过唐朝杨贵妃 。
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 , “又想过嘴瘾又想要健康”逐渐成了年轻一代的新诉求 , 因此催生出各式各样的概念饮品 。
被收割的不只是钱包|靠忽悠年入数十亿:被捧上天的“网红饮料”,喝着喝着肾就没了
文章图片
从弱碱水、气泡水到玻尿酸水 , 再从“0糖、0卡、0脂”到“美容、减肥、养生” , 一不留神 , 饮料界突然成了“智商税”的重灾区 。
先是今年4月 , 元气森林发布一封姗姗来迟的致歉声明 , 称公司在乳茶产品的宣传中没有说明“0糖”和“0蔗糖”的区别 , 产品确实是含有糖的 , 将尽快修正标签 。
被收割的不只是钱包|靠忽悠年入数十亿:被捧上天的“网红饮料”,喝着喝着肾就没了
文章图片
▲图/元气森林微博
然而 , 这种又当又立的做法 , 显然不能让消费者买账 。 要知道 , 元气森林正是靠着“无糖喝不胖”的卖点迅速深入人心 , 不仅创下6个月销量超6.6亿瓶的疯狂战绩 , 还一度打败过可口可乐这样的巨头 。
试想 , 如果不是迫于舆论压力 , 元气森林可能至今还在打着擦边球 , 无所顾忌地误导着消费者 。
到了5月份 , 农夫山泉的苏打气泡水又因原料产地问题翻了车 。 仿佛被砸碎的冰山一角 , 回过神的消费者们集体发现 , 这些年来 , 网红饮料是卖的越来越好 , 喝它的人却越来越不好了 。
有人满嘴蛀牙 , 体重虽不过百却血糖和尿酸超高 , 离痛风只差时间慢熬;有人长出了肾结石 , 必须要立刻动手术;还有人患上了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黑色棘皮症” , 苦不堪言 。
从“靠饮料续命” , 到“拿命换快乐”的距离 , 并没有想象中遥远 。
01
网红饮料套路有多深
精心布局的消费陷阱
当代年轻人有多能喝 , 答案足以惊掉下巴 。
仅过去一年 , 我们就喝掉了1.6亿吨的饮料 , 相当于喝干了10个西湖 。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 , 中国软饮料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增长 , 预计2024年整体规模有望达到13230亿元 。
被收割的不只是钱包|靠忽悠年入数十亿:被捧上天的“网红饮料”,喝着喝着肾就没了
文章图片
这个赛道的前(钱)景显而易见 , 竞争激烈程度也可想而知 , 谁能抢占消费者心智 , 谁才能立于不败 。
所以 , 网红饮料们的“局” , 从名字和产地就已经开始了 。 作为大热黑马 , 元气森林自诞生起 , 就极力往“日系风”上靠拢 , 旧款包装不仅以日语中的“気”作为核心因素 , 包装上也印着“日本国株式会社元气森林监制”的字样 , 几乎能以假乱真日本本土饮料 。
被收割的不只是钱包|靠忽悠年入数十亿:被捧上天的“网红饮料”,喝着喝着肾就没了
文章图片
这并非误打误撞 , 而是刻意为之 。 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说过 , 提到日本 , 人们会自然联系到品质 , 元气森林走日系路线 , 既能拓宽市场 , 又能产生溢价 。
只要查询元气森林的工商信息就能发现 , 虽然“元气森林”商标已获得注册 , 权利人确为株式会社元气森林 , 地址也是日本东京都某地 , 但产品包装上的委托方为元气森林 , 产地却是河北衡水 , 当中的弯弯绕绕不言而喻 。
为堵悠悠之口 , 去年9月 , 元气森林借升级品牌Logo之名 , 不仅将名字改了回来 , 连“日本国株式会社元气森林监制”这行字也悄然消失了 。
再说大动作频频的农夫山泉 , 则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 文字宣传上从长白山到武夷山、峨眉山再到千岛湖 , 其水源地几乎覆盖了南北东西的名山大川 , 无一例外都带着“保存最完好的森林生态”、“第一高峰”、“第一秀水”之类的名头 。
被收割的不只是钱包|靠忽悠年入数十亿:被捧上天的“网红饮料”,喝着喝着肾就没了
文章图片
不同产地的水到底有多大差别 , 普通人的舌头很难品尝出来 , 也难以证伪 。 关键是气氛烘托到了 , 水还没喝到嘴里 , 天然、健康、高端的气息已扑面而来 。
而这背后 , 曾数次有媒体报道 , 农夫山泉的水源地附近“垃圾遍布”、“蚊蝇乱舞” , 紧邻着养殖水域和造船码头 。
夸夸其谈多了 , 难免有祸从口出的时候 。 农夫山泉新推出的一款苏打气泡水 , 特别说明使用的“拂晓白桃”产自日本福岛县(没错 , 正是发生核泄漏的福岛) 。
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 , 农夫山泉只能澄清是“研发人员依据拂晓白桃的独特风味 , 创制了类似产品 , 与福岛没有关联” , 这个回应 , 又掉入了涉嫌虚假宣传的漩涡 , 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