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发现2.9亿年前瓣齿鲨:跨洋迁徙的顶级捕食者( 二 )


由于软骨鱼类的身体大多难以保存 , 目前发现的瓣齿鲨化石均为零星的牙齿 , 最大特征是在齿冠下有几排水平叠瓦状脊纹条带 , 齿冠部分宽而短 。 其化石保存散乱的状态也说明瓣齿鲨可能如同今天的大部分鲨鱼一样 , 牙齿也是终身替换 。
林翔鸿说 , 传统观点认为瓣齿鲨是一种底栖的、运动缓慢的食壳鱼类 , 以底栖的腕足类、双壳类等具壳生物为食 , 此次研究表明 , 瓣齿鲨刃状牙齿边缘上布满大量垂直细槽 , 并拥有巨大咬合面 , 这种牙齿形态或许更适合对猎物的肌肉组织进行撕咬 。 因此 , 瓣齿鲨的生态位可能类似于现代大白鲨 , 是古生代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 。
两亿多年前阳泉是靠近赤道的浅海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输出地 , 其煤炭主要形成于距今约3.15亿年到2.7亿年的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 。 早在1923年 ,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就在阳泉地区的水泉沟开展地质调查 , 在这里发现6层石灰岩 , 并将其中的3层石灰岩自下而上分别命名为“四节石”灰岩、“钱石”灰岩和“猴石”灰岩 。
中国首次发现2.9亿年前瓣齿鲨:跨洋迁徙的顶级捕食者
文章图片
山西阳泉太原组钱石灰岩里的史前巨鲨—瓣齿鲨的牙齿化石(盖志琨摄 , 杨定华绘制复原图) 。 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
瓣齿鲨化石发现者白志君称 , 这3层灰岩中富含棘皮类、腕足类、头足类、?类等海洋生物化石 , 其下覆岩层均为煤层 , 表明阳泉地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成煤森林多次受到海侵事件影响 , 导致煤层沉积的多次中断 , 使得阳泉地区形成多次灰岩—砂岩—煤层的交替沉积 , 这一现象也见证了华北板块古生代晚期的多次沧海桑田 。。
此次研究重点调查了阳泉钱石灰岩层中的瓣齿鲨类及相关生物群 , 时代为距今约2.9亿至2.98亿年 。 钱石灰岩作为一套生物沉积碎屑灰岩 , 富含大量酷似古钱币的海百合茎化石(故称钱石灰岩) , 此外还伴生有大量以长身贝和石燕为代表的腕足动物群及其他以头足动物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化石 。
“这表明 , 两亿多年前的阳泉是一片靠近赤道温暖透光的浅海 , 非常适宜各类海洋生物生存 。 下一步 , 阳泉市将在保护好化石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地质旅游产业 。 ”白志君说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