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科考热浪滚滚来

今年是西藏开发藏北无人区45周年 。 如今“藏北明珠”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和双湖县就诞生于那个开发年代 。 追忆这两个县的波澜壮阔历史 , 我不由得想起多次走进藏北无人区去寻找拓荒者和科学考察所经历的往事 。
从1976年西藏拉开开发藏北无人区大幕以来 , 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一批批拓荒者在藏北无人区站稳了脚跟 , 用实际行动逐步改变了无人区的形象 。 这时 , 人们似乎猛然发现了这片荒原的特殊价值 , 掀起一股考察无人区的热浪 。
每到盛夏 , 藏北高原迎来黄金季节 , 通向无人区的路便热闹起来 , 一向沉寂的荒原开始出现外地的汽车 。 乳白色的 , 灰色的 , 蓝色的 , 红色的;大的、小的、客货两用的;来自申扎、班戈、拉萨的 , 也有来自西安、北京的……不同颜色、不同型号的汽车云集高寒缺氧的无人区 。 只要稍加留意 , 你就会发现这些汽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车上吃穿用应有尽有 , 这样的车辆大部分是考察队的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科考热浪滚滚来
文章图片
这是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万里藏北》摄制组在那曲赛马会上拍摄吹长号的僧人(唐召明1987年摄)
一路上你会发现坐在车里的科学工作者和影视人员喜怒哀乐皆在举手之间 。 别人告诉我说这是一种高原反应 , 仔细回味这话不假 。
在无人区 , 感情波动的幅度大 , 因为一件小事 , 一向沉稳的人会和别人吵一架;一件令人一笑了之的事 , 会使轻易不动感情的人一蹦三尺高 。
对于初到无人区的科研人员和影视人员 , 沿途奇特无比的风光 , 令人耳目一新的高原动植物 , 大自然变幻无穷的暴雨、大雪、冰雹 , 湛蓝湛蓝的天空 , 雪白的云朵……一路上迷路、陷车 , 遇到困难和险情时人们复杂的心理和丰富的表情以及豪爽的语言、粗犷的动作 , 这一切似乎都与高原的感染不无关系 。
当年进无人区 , 首先必须解决吃、住、行问题 。 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 , 到无人区走一走 , 不论科研工作者或影视人员 , 都会有收获 , 甚至满载而归 。
1984年 , 西藏区域大队百名地质人员比计划提前5年完成了以藏北高原无人区为主的49万平方公里的地质调查任务 。
这支调查队从1979年开始 , 连续6年活跃在无人区 。 他们忍受了强烈的高山反应 , 走到哪里就住在哪里 , 在无人区走过的地方开辟道路 。 6年时间完成了百万分之一的地质填图49万平方公里 , 地质路线21000多公里 , 实测地质剖面791公里 , 采集各种化石11000多件 。
同时 , 他们根据大量实物资料初步提出了地层区域划分 , 较系统地建立了各地层分区 , 掌握了沉积岩相古地理特征 , 划分了岩浆岩带和变质带 。 尤其令人鼓舞的是根据板块构造理论 , 系统地发现和研究了几条蛇绿岩剖面 , 划分出若干构造单元 , 结合其它地层、古生物、岩相古地理特征 , 有说服力地提出了关于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的模式 。 这对于青藏高原的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这是一次艰苦而成功的考察活动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科考热浪滚滚来
文章图片
这是陕西省国家土地管理局科研人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帮助西藏那曲地区(现那曲市)进行土壤普查(唐召明1987年摄)
1987年 , 我独闯无人区时正值夏季 , 也是考察无人区最“火“的时期 。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西藏电视台、陕西省援藏土地普查队、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西藏地质队等近十个单位进入无人区 。 他们艰难跋涉数万公里 , 都程度不同地获得了可喜成绩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科考热浪滚滚来
文章图片
这是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姚建初(左一)等动物学家在科考中自己动手起火做饭(唐召明1987年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姚建初、陈兴汉、邵孟明、章广平四位科技工作者 , 乘橡皮艇开进错鄂湖 , 登上湖中一个小岛 。 那里鸟类密度之大 , 为国内所罕见 。 他们实地测量了面积仅900平方米的小岛 , 但就是这弹丸之地竟栖息着上万只棕头鸥、斑头雁 , 还发现少数秋沙雁、鸬鹚、赤麻鸭……在这个鸟类王国里 , 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们十分激动!那就是2600多窝鱼鸥属于鱼鸥中少见的一个品种 , 比青藏高原常见的鱼鸥要大 。 这种鱼鸥的繁殖区按说应该在地中海 , 而这次考察 , 他们发现藏北高原也有这类鱼鸥的繁殖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