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硅谷”到大区域协同:长三角何以进击“芯产业”高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我们把目光投向长三角半导体产业 , 从历史、资本、营商、产学研、产业生态等角度挖掘“中国硅谷”是如何炼成的?希望对大湾区瞪羚群发展壮大有借鉴意义 。
7月 , 燧原科技推出了第二代云端AI训练芯片邃思2.0 , 这是迄今中国最大的AI计算芯片 , 也是中国首个支持TF32数据精度的AI芯片 , 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 , 被列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 值得注意的是 , 此前邃思的1.0版本就已获得2020年“中国芯·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奖” 。
再早一些 , 今年1月 , 天数智芯公司宣布其7纳米GPGPU云端计算芯片BI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量产并投入商用 。 量产之后将成为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生产的7nmGPGPU芯片 。
无独有偶 , 这两家在芯片上取得重要突破的公司都来自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 并且都仅成立三年有余 , 已获得数十亿融资 , 可谓“瞪羚”企业 。
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 , 燧原科技创始人兼CEO赵立东直言 , “综合发展历史、政策、人才、环境等多方面来看 , 张江应该是全国做芯片的首善之地 , 对其他地方也可起到借鉴作用 。 ”
天数智芯产品开发副总裁邹翾也告诉采访人员 , 如果没有张江过去20年的累积 , 我们很难做出这样的产品 。
张江还有个昵称 , “中国硅谷” , 在这里聚集了上海绝大部分集成电路相关企业 , 形成了包括设计、制造、封测三大环节在内的产业链 。
如今 , 集成电路是各地争相培育的战略性产业 , 而上海已占据高地 。 截至2020年 , 上海从事集成电路的企业高达700余家 , 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2071.33亿元 , 产业规模占全国的23.41% 。
在上海以及张江背后 , 集成电路产业怎样一步步集聚、瞪羚企业如何得以壮大?
从“中国硅谷”到大区域协同:长三角何以进击“芯产业”高地
文章图片
“外企的研发中心培养了一批人才”
说起上海集成电路的历史 , 要回溯到90年代的国家项目 。
1995年12月 , 中国开启了电子工业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项目——“909”工程 , 投资总额达100亿元 , 由上海华虹集团承建 。 从此时起 , 上海开始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征程 。
当时 , “909”工程内容是建设一条8英寸、0.5微米技术起步、月加工2万片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 。
同一时期 , 除了华虹集团 , 还有一家重量级企业布局上海张江——“阿法泰克”(现纪元微科) , 提供整套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服务 。 该企业由中、泰、美三方合资 , 总投资额达7500万美元 , 属于国家集成电路封装专项工程(908工程) 。
步入21世纪之初 , 又一对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影响重大的动作是中芯国际的成立 。 2000年 , 张汝京带领300多位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从业者和100多位“海归”来到上海张江 , 创办了中芯国际 。 上海季丰电子董事长郑朝晖曾回忆 , “中芯国际的规模非常大 , 起步时工厂就有上万名员工” 。
这一批人才极大地带动了张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
彼时 , 在张江主要是集成电路制造、封测等业务 , 产业链很快向上游——集成电路设计延伸 。 这个过程中又一标志性事件是2006年底AMD完成收购ATI后 , 合并后的上海研发中心正式开始运营 , 作为AMD全球研发体系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
从“中国硅谷”到大区域协同:长三角何以进击“芯产业”高地
文章图片
赵立东于2007年至2014年服务于AMD , 参与成立中国研发中心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一开始放到中国研发中心的工作主要是芯片设计里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作 , 比如验证 , “从IP的验证到整颗芯片的验证 , 在这个过程中 , 团队也逐渐开始理解IP的功能和设计理念 。 ”赵立东回忆 , 接着IP的设计工作也逐渐转移到中国 , 从技术相对低端的IP设计开始 , 再经过多年的演变 , 最后完整的芯片项目都放在中国了 。
“随着研发任务的转移 , 中国研发团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 AMD上海研发中心2007年刚开始时 , 加在一起共有100多人 , 到2012年已经2000人了 。 ”赵立东说 , AMD5年时间发展到2000人 , 可以想象一下张江目前已拥有将近20年的积累 。
从“中国硅谷”到大区域协同:长三角何以进击“芯产业”高地】当下 , 全球芯片设计10强中 , 有7家在张江科学城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 , 包括高通、博通、英伟达、超威(即AMD)等 。 截至2018年 , 上海集成电路从业人员超过16万人 , 更有一批瞪羚企业正在奋力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