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物种研究提示:危险信息可有效传播,激发自身的记忆

作者|Jessie
人类和其他动物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威胁反应 , 进而将有关的危险信息进行有效传播 。 然而 , 目前尚不清楚这种观察到的威胁信息是否与由个人直接的亲身体验(firsthandexperiences)形成的联想记忆相互作用 。
近日 , 来自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以及美国纽约大学的研究者们在顶尖杂志《PNAS》发表论文 , 该研究在人类和老鼠身上表明 , 仅仅观察同种动物的威胁反应 , 就能恢复观察者先前学习和已经消除的威胁反应 。
跨物种研究提示:危险信息可有效传播,激发自身的记忆
文章图片
研究人员在老鼠和人类身上测试了观察另一个人的威胁反应是否会导致恢复(或复原)对威胁线索的条件反射 , 该威胁线索以前是通过亲身厌恶经验获得的(即巴甫洛夫威胁条件反射) 。 本研究的观察性恢复程序使用个体的亲身厌恶经验来恢复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条件性防御反应(conditioneddefensiveresponses , CRs) 。
个体首先获得暗示(条件刺激[conditionedstimulus,CS])和亲身厌恶体验(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stimulus , US])之间的关联 , 这一过程可以引起对CS的CRs 。 当CS不再与US相伴随时(即不再预测US) , CRs会减弱或缓慢消失 。 研究假设观察他人对US的行为可以恢复人类和老鼠的CRs现象 。
主要结果
1、观察他人对US的反应恢复了人类的条件威胁反应
实验1观察复原阶段包括一个视频序列 , 描述了一名男性示范模特坐在黑屏前接受三次令人不快的电击 , 演示者对电击的反应是手臂轻微抽搐 , 并表现出痛苦的面部表情 。 被试接受完全相同的获得和消退训练 , 唯一的区别体现在视频中演示者是否接受US 。
结果表明 , 观察另一个接受US的人会恢复以前通过直接的US经历获得的条件威胁反应 。
跨物种研究提示:危险信息可有效传播,激发自身的记忆
文章图片
图1.观察性恢复亲身体验获得的CRs 。 黄色闪电表示对观察参与者的亲身厌恶性电刺激 , 红点闪电表示对演示者的厌恶性电刺激 。 ACQ=获取训练;EXT=消退训练 。
2、观察性恢复取决于情境信息
实验2使用与实验1中相同的视频序列 , 但将演示者周围的光线调成红色 。 试图测试观察性恢复是否显示了直接恢复的情境依赖性特征 , 即在特定环境下(此处为红色照明房间)对观察的恢复是否会导致演示者对US做出防御性反应的(红色)环境中的CRs增强 。 结果发现 , 在观察到一名演示者对US做出反应后 , 威胁反应的恢复依赖于情境 。
跨物种研究提示:危险信息可有效传播,激发自身的记忆
文章图片
图2 , 观察复原(SCR)是具有环境特异性的
3、在大鼠中也得到了条件反应的观察性恢复证据
实验3在大鼠中进行了亲身体验和观察性恢复程序后 , 以freezing行为(被定义为停止除呼吸以外的所有运动 , 在啮齿动物中通常被用于CR检查)测试了防御反应 , 并假设老鼠与人类相似 , 能够表现出与亲身体验相当的防御性反应的观察性恢复 。 结果表明 , 在实验1和实验2中人类身上发现的观察恢复在大鼠身上也得到了明显的证据支持 。
跨物种研究提示:危险信息可有效传播,激发自身的记忆
文章图片
跨物种研究提示:危险信息可有效传播,激发自身的记忆】图3 , 大鼠的观察性恢复现象 。 黄色闪电表示在采集过程中对所有大鼠的亲身厌恶性电刺激 , 红色虚线闪电表示对演示大鼠的厌恶性电刺激
在前两项以人为对象实验中 , 人类参与者在以情境特异性的方式进行观察恢复后 , 对威胁条件线索表现出了增强的生理反应 。 生理反应(觉醒)的提高进一步特定于被观察定义为危险的环境 。 第三项在大鼠身上开展的类似程序的实验通过在观察另一只老鼠的威胁反应后证明防御行为的恢复 , 提供了趋同的结果 。
综上所述 , 本研究的结果提供了跨物种的证据 , 表明对厌恶事件反应的观察与从亲身厌恶体验中获得的习得性联想相互作用 , 而且通过观察恢复对威胁的响应是特定于环境的 , 因此只有在对被观察的个体具有潜在危险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响应 。 本项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跨物种视角 , 表明对他人痛苦的观察可能是领域一般联想学习机制的基础 , 该机制在社交环境中开启对威胁的反应 。
‖参考文献
HaakerJ,Diaz-MataixL,Guillazo-BlanchG,StarkSA,KernL,LeDouxJE,OlssonA.Observationofothers'threatreactionsrecoversmemoriespreviouslyshapedbyfirsthandexperiences.ProcNatlAcadSciUSA.2021Jul27;118(30):e2101290118.doi:10.1073/pnas.2101290118.PMID:3430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