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失联45年后,再次向地球发回信号,为何人类却高兴不起来?( 二 )


卫星失联45年后,再次向地球发回信号,为何人类却高兴不起来?
文章图片
西福特计划
权衡利弊之后 , 西福特计划被放弃 , 林肯实验室很快接到第二单 , 那就是研制用于军事通讯的卫星 。
LES-1卫星
经过多次试验尝试 , 科学家们设计出了LES系列卫星 , 也叫林肯实验卫星 。 因为那个时候关于人造卫星的研究还处于初期 , LES卫星的制造非常简单 , 重量只有31公斤 。
LES-1卫星外观也十分特别 , 和中国古代的“大铜锤”有一点类似 。 因为早期对卫星的控制不过关 , 很难去对准太阳吸收太阳能 , 所以它的头部被覆盖了2376个太阳能电池 , 整整有19个面 。 除此之外 , 它还有一个237MHZ的信号发射器、一个x波段应答器和一个喇叭天线 。
卫星失联45年后,再次向地球发回信号,为何人类却高兴不起来?
文章图片
LES系列卫星
它的任务是按照人们给定的计划 , 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 , 在圆形轨道内变轨 , 从而进入属于它的椭圆工作轨道 。
1965年2月LES-1发射 , LES-1成功被火箭推送到圆形轨道内 。
事与愿违 。 在圆形轨道进入椭圆轨道的过程中 , 火箭并未成功点燃 , LES-1停留在了不属于它的轨道上 。 当时美国进行了相关的事故调查 , 发现火箭没点燃的原因在于工作繁忙接线错误 。 雪上加霜的是 , 等到卫星脱离火箭 , 动量轮无法正常工作了 。 LES-1只有在轨道上胡乱地翻滚 , 不再具有通讯卫星的功能 。
1967年 , LES-1卫星因为不明原因而突然中断信号与人类断了联系 。 LES计划第一颗卫星宣告失败 。 这一颗卫星成为美苏争霸中又一失败的产物 , 在威廉姆斯发现它之前 , 美国都不知道它飘向了何处 。
卫星失联45年后,再次向地球发回信号,为何人类却高兴不起来?
文章图片
LES-1卫星
科学家们推断 , 它长达45年的失联 , 是因为进入了范艾伦辐射带 , 而它的再次出现 , 也是因为范艾伦辐射带 。
范艾伦辐射带 , 指在地球附近的近层宇宙空间中包围着地球的高能粒子辐射带 。 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发射出强烈的磁场 , 这些磁场对地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地球之外的许多太阳风和高能射线都会被这一个磁场所遮蔽 。 但是它们也仅仅是被遮蔽 , 并不会马上消失 , 而是在地球的周围形成一个辐射带 。
这一辐射带被美国詹姆斯范艾伦所发现而被命名为范艾伦辐射带 。 范艾伦辐射带分为内外两层 , 其中蕴含的高能粒子会对卫星和生物造成巨大的伤害 。 如哈勃望远镜为了避免范艾伦辐射带的伤害 , 经过大西洋都会及时关闭管子 。
卫星失联45年后,再次向地球发回信号,为何人类却高兴不起来?
文章图片
范艾伦辐射带
45年的时间足以让人们淡忘LES-1 , 它不过是众多太空垃圾中的一个 。 直到2012年威廉姆斯再次发现它 。 它能够被射电望远镜所检测到 , 说明又有某一种因素让它起死回生 。 这场起死回生的戏码又是范艾伦辐射带的杰作 , 科学家们说 , LES-1很有可能是在高能粒子的作用下 , 意外地连接到了某一种供电系统 。
其实在LES这一场通讯卫星的计划中 , LES-1到LES4都以失败而告终 , LES-7因为经费不足而终止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用艰难二字远远无法概括 。
卫星失联45年后,再次向地球发回信号,为何人类却高兴不起来?
文章图片
LES-1卫星
太空垃圾
这一颗卫星久别重逢 , 却没有了丝毫的科学价值 , 甚至被定义为太空垃圾 。 太空垃圾在地球的轨道上肆意穿行 , 时刻威胁着正常运作的卫星和空间站 。
1983年 , 美国挑战者号在一次例行任务中被一颗直径只有0.2毫米的油漆碎片击中 。 舷窗被划伤 , 只能提前返回 。 1986年 , “阿丽亚娜”火箭从欧洲发射 , 在进入轨道时因为不明原因而爆炸 , 它们爆炸为了3000多块碎片 , 日本的两颗卫星被击中 , 至今下落不明 。
卫星失联45年后,再次向地球发回信号,为何人类却高兴不起来?
文章图片
太空垃圾
1984年4月 , 美国利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近地轨道上放置了一个铁桶 。 在6年之后铁桶被收回 , 美国宇航局发现 , 铁桶上密密麻麻地散落着至少3万个撞击坑 , 也就是说 , 每一天 , 铁桶都会被太空垃圾撞击至少15次 。
这些太空垃圾像僵尸一样飘浮在地球之上 , 占用了地球上空大量的空间 , 并且有的危害性极强 。 就比如说Transit5B-5这一颗美国的核动力卫星 , 以圆形为轨道所以可以存在很久 , 加上核动力的性质让人不寒而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