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浏览点个赞吧#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在金融监管机构严厉监管结构性存款的态势下...|对银行假结构性存款应迎头痛击!


#谢谢浏览点个赞吧#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在金融监管机构严厉监管结构性存款的态势下...|对银行假结构性存款应迎头痛击!
文章图片
#谢谢浏览点个赞吧#
#谢谢浏览点个赞吧#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在金融监管机构严厉监管结构性存款的态势下...|对银行假结构性存款应迎头痛击!
文章图片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在金融监管机构严厉监管结构性存款的态势下之下 , 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呈收缩之势 。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 , 截至2021年6月末 , 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04万亿元 , 创下2017年6月份以来新低水平 。
#谢谢浏览点个赞吧#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在金融监管机构严厉监管结构性存款的态势下...|对银行假结构性存款应迎头痛击!
文章图片
出现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下滑 , 除了结构性存款收益水平下降之外 , 还有银行不保本以及不保收益的规定 , 有可能导致存款人的亏损 。
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 , 7月份新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57% , 环比下跌2BP , 同比下跌18BP 。
对此 , 出现投资者“不愿意”买结构性存款以及银行也“不喜欢”卖结构性存款的现象 。
正是在这种双向动因的驱使之下 , 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在今年年初出现短暂回升之后 , 自2月份就开始连续5个月下降 , 5、6月份规模均低于去年年末水平 。
其中 , 6月份结构性存款规模相对于2020年4月时的峰值已下降50.24% 。
另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6月末 , 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04万亿元 , 环比下降4.89% , 同比下降44.21% , 创下2017年6月份以来新低水平 。
从结构上来看 , 大型银行个人、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分别环比下降7.3%、6.21% , 中小型银行个人、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分别环比下降1.88%、4.27% 。
#谢谢浏览点个赞吧#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在金融监管机构严厉监管结构性存款的态势下...|对银行假结构性存款应迎头痛击!】同时 , 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不完全统计 , 今年7月结构性存款共发行1496只 , 环比下降6.67% 。
其中 , 人民币结构性存款1447只 , 美元结构性存款49只 。
#谢谢浏览点个赞吧#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在金融监管机构严厉监管结构性存款的态势下...|对银行假结构性存款应迎头痛击!
文章图片
出现这种结局 , 说明金融监管当局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出了成效 , 商业银行也按照监管要求在不断提高结构性存款管理的自律性以及经营的规范性 , 使结构性存款市场混乱的局势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 最为重要的是 , 结构性存款规模得以收缩显现的金融成效将会更大 。 因为金融监管当局严厉监管结构性存款的目的是相当明确的 , 就是通过严监管挤出结构性存款的水分 , 为结构性存款消肿 。 让结构性存款恢复本来面貌 , 使得商业银行彻底从结构性存款的高成本中解脱出来 。 从而降低自身负债端的筹资成本 , 为降低贷款利率奠定扎实基础 , 最终为破解实体企业融资贵创造有利条件 。 同时 , 监管部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管好结构性存款市场秩序 , 而结构性存款也是商业银行曾经高息揽存的一个重要暗箱操作通道 , 监管好了结构性存款 , 就等于能有效堵塞商业银行高息揽存的通道 。 显然 , 金融监管当局严厉监管结构性存款可谓是一举多得之举 , 无论对于规范存款市场秩序、还是抑制商业银行筹资成本 , 更或是降低整个社会融资成本 , 都将是积极有利的 。 然而 , 尽管严监管结构性存款的好处显而易见 , 且商业银行自身也曾深陷结构性存款高成本漩涡之中 。 但依然还有少数商业银行痴迷结构性存款 , 好像吸食鸦片一样上瘾 , 这就导致了“假结构性存款”现象仍然在个别银行存在 。 从今年7月16日银保监会正式对涉嫌假结构性存款的4家金融机构开出近3亿元罚单看 , 除了理财、同业为处罚重点外 , 有3家银行被罚原因中就包括结构性存款问题 。 这些商业银行明知“假结构性存款”是违规行为 , 也是对自身经营的一种负担或伤害 , 却缘何依然对制造假假结构性存款乐此不疲?甚至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谢谢浏览点个赞吧#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在金融监管机构严厉监管结构性存款的态势下...|对银行假结构性存款应迎头痛击!
文章图片
从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现实看 , 有三方面原因诱发“假结构性存款” 。 其一 , 在当前央行推行存款利率自律机制以及贷款利率LPR形成机制之后 , 无论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都开始呈下滑走向 , 尤其是长期存款利率下降对商业银行揽存更是形成较大的冲击 。 因为存款利率下跌导致储户收益减少 。 除了少数缺乏投资理财知识的普通存款人只能将自己用来养老、救命的闲钱存在银行之外 , 其他具有一定投资理财知识与意识的民众都会将钱用于投资股市、购买其他理财产品或者基金 。 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银行存款 , 使银行筹资难度日益加大 , 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揽存前景更加雪上加霜 。 其二 ,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相当庞大 , 商业银行的竞争无论是在哪一个地区、哪一座城市 , 都处于高度白热化状态 。 在以存款立行的今天 , 商业银行对存款无疑更是投入了十分的精力和财力 , 这无形中既加大了存款竞争的压力 , 也在客观上催生了揽存中的一些不规范行为 。 比如假结构性存款就是在商业银行高强度竞争行为之下衍生的一个金融“怪胎” 。 更为微妙的是 , 在揽存竞争中 , 我国的中小银行大都处于劣势 , 因为其形象、社会声誉等与国有大银行或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 , 都对公众存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 而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在结构性存款上动歪点子 , 置监管当局的监管禁令于不顾 , 依然使出保本收益的“暗招”来巩固结构性存款规模 。 比如据刚刚银保监会公布的处罚信息显示:民生银行涉及发行虚假结构性存款产品 。 浦发银行涉及为无衍生品交易资格的机构发行结构性存款提供通道以及结构性存款未实际嵌入金融衍生品;交通银行涉及结构性存款产品衍生品交易无真实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 。 其三 , 由于监管力量不足 , 监管方式、监管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滞后性或监管真空 , 使得少数商业银行抱着侥幸心理 , 总认为暗地进行假结构性存款的操作神不知鬼不觉 , 监管机构难以发现和查处 。 同时 , 退一万步 , 即便被发现了 , 通过游说攻关给监管机构施加一定的压力 , 监管机构可能也会迫于很多压力 , 在处罚上也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 与其开展假结构性存款获得的“各种收益”相比 , 构不成致命的威胁 , 这样更加壮大了少数商业银行实施假结构性存款的胆量 。 显然 , 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的监管不仅不能放松 , 反而更应该加大查处力度 , 否则降低商业银行筹资成本、破解实体企业融资贵等问题将变得遥遥无期 。 同时 , 也应意识到对商业银行假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是一场持久战 , 不能企望一蹴而就 。 更应该夯实监管基础性制度 , 进一步充实监管力量 , 建立立体监管体系 , 实现全方位监管 , 消除监管真空 , 使商业银行假结构性存款无处遁形 , 为彻底净化结构性存款以及降低商业银行筹资成本奠定坚实基础 。 原创不易 , 关注一个再走呗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