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古冰川“盖被子” 两个月内试验区约70%的冰川减缓消融

气候变暖这一问题正威胁着全球冰川 。 科技工作者正尝试以各种方法减缓冰川消融 ,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
2020年8月至10月 , 达古17号冰川开展应用人工措施减缓达古冰川消融试验研究 , 即在冰川区域覆盖土工织物——盖被子 , 减缓冰川消融 。 两个多月时间 , “盖被子”区域的冰川消融速度明显减缓 。 试验结果表明:“盖被子”使得70%左右的冰川免于消融 , 试验效果显著 。
今年8月9日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冰冻圈科学国家实验室)7名科研工作人员再次前往达古冰川17号冰川 , 开展应用人工措施减缓达古冰川消融试验工作研究 。
达古冰川“盖被子” 两个月内试验区约70%的冰川减缓消融
文章图片
科研人员在达古冰川搭建气象站
达古冰川“盖被子”
两个月减缓70%左右的冰川消融
2019年 , 达古冰川管理局与冰冻圈国家实验室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 就冰川变化监测、冰川保护、冰川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合作 , 此后 , 双方加大达古冰川的科研工作力度 。
2020年8月 , 冰冻圈科学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王飞腾研究员 , 带领研究团队 , 前往达古冰川17号冰川 , 开展应用人工措施减缓冰川消融试验 。 该研究团队借鉴国内外经验 , 为冰川“盖被子”——在冰川表面覆盖光热阻隔物 , 于达古冰川海拔约5000米的冰川区域 , 建立了500平方米试验区 。
当年秋天 , 经过两个月的等待 , 专家团队对试验效果进行了评估 , 发现“盖被子”区域的冰川消融速度明显减缓 。 与未覆盖区域的冰川相比 , 试验结果表明:减缓冰川消融厚度达到1米 , 初步估计能够减缓70%左右的冰川消融 。 为进一步定量研究冰川“盖被子”试验效果 , 本次科考还采用了3D激光扫描仪 , 对冰川进行了定量观测 , 为后续减缓冰川消融试验提供精确数据支撑 。
据王飞腾研究员介绍 , 过去几十年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 全球各地的大多数冰川呈现出快速的退缩 。 位于四川阿坝州黑水县的达古冰川属于青藏高原东缘 , 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冰川 , 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尤为敏感 。 据相关科研人员研究发现 , 过去的50余年时间 , 达古冰川的面积缩减了70% , 因此应用人工手段减缓冰川消融尤为迫切 。
达古冰川“盖被子” 两个月内试验区约70%的冰川减缓消融
文章图片
达古冰川17号冰川
换“被子”建气象站
实时监测守护达古冰川
达古冰川“盖被子” 两个月内试验区约70%的冰川减缓消融】8月9日 , 冰冻圈国家实验室7名研究人员与达古冰川管理局科研处工作人员前往达古冰川17号冰川 , 开展应用人工措施减缓达古冰川消融试验 。
在现场 , 7名研究人员利用无人机与RTK(高精度定位技术)对冰川表面进行观测 , 对冰川表面高程信息进行数据采集 , 进而得到冰川表面高程及其变化信息 。 此外 , 处于环境保护考虑 , 回收了上次试验所覆盖的土工织物 。 这是因为旧土工织物的表面因自然的灰尘沉积而变黑 , 对太阳辐射的反照率下降 , 在一定程度上对减缓冰川消融造成影响 。
“工作人员把之前盖的‘被子’揭开 , 换上了一款纳米材料的‘被子’ 。 ”达古冰川管理局科研处长黄仕海介绍 , 工作人员揭开了此前试验区500平米的土工布 , 更换上了南京大学新研制的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纳米新材料“被子” 。
当天研究团队在达古冰川17号冰川搭建了冰川气象观测站 , 便于实时了解海拔4860米之上的气象信息 。 “气象站可以将降水量、气压、风速等气象数据通过实时传输到实验室 , 研究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17号冰川数据 , 开展研究 。 ”
达古冰川“盖被子” 两个月内试验区约70%的冰川减缓消融
文章图片
达古冰川17号冰川
“此次实验项目是应用人工措施减缓冰川消融试验 。 ”冰冻圈国家实验室7名研究人员介绍 , 采取在冰面覆盖隔热和反光材料的方式 , 以降低太阳对冰川的净辐射和近地层大气湍流交换所产生的影响 , 有利于减缓冰川消融 。
据了解 , 此次试验的目的为:应用人工措施减缓达古冰川消融趋势 , 为达古冰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定量观测冰川消融 , 运用无人机、GPS-RTK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观测记录2020年-2021年达古冰川试验区冰川消融情况 。
下一步 , 冰冻圈国家实验室还将继续加大与达古冰川管理局科研处的工作力度 , 尤其是深入开展应用人工措施减缓冰川消融的试验 , 守护好达古冰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