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也被点名,还有谁


凡是不利于生娃的 , 都有风险 , 今天挨锤的是「中国飞鹤」 。
我们就借此聊聊中国的奶粉行业和飞鹤这家公司 。
利益声明:本人有两个港股打新账户持有飞鹤股票 , 不排除未来买入或卖出的可能 , 立场可疑 。 以下内容仅作行业和公司讨论 , 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涉及奶粉行业 ,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是必谈的 。
这件事有两大影响:
一是让国产奶粉品牌的口碑彻底毁了好久 , 央视在出事4年后做过一次调查 , 结果显示仍然有7成民众不敢买国产奶粉 。
二是把国内奶粉行业的市场份额彻底让给了洋品牌 , 到现在还没抢回来 。 而且你们也知道 , 国产品牌做杂牌有一套 , 进军高端的竞争力是比较弱的 。
奶粉是宝宝的口粮 , 但是企业总利用信息差拿配方忽悠父母 , 乱到什么地步呢?国产品牌有2300个配方系列 , 洋品牌有900个配方系列 。 对家长来说 , 选一款合适的奶粉不比选一支好股票轻松 。
国家就主导了一场供给侧改革 , 搞奶粉配方注册制 , 淘汰了70%的配方 , 倒逼着出清了大量深耕低线城市的杂牌 , 此举优化了行业供给端 , 也空出来20%的市场份额 。
我国新生儿数量不可逆地趋势性降低 , 这点大家心知肚明 。 消费者数量减少 , 奶粉的行业规模肯定也好不了 。
P.S.一般我们说行业规模 , 默认指的是该行业每年的全部成交额 。
2015年~2020年 , 奶粉行业的复合增速只有6% , 处于没有增量的自然维持状态 。 而且增长来源不是量的提高 , 主要依靠涨价 。
2020年的规模是1792亿 , 这里面还有大概150亿儿童奶粉和200亿成人奶粉 , 剩下的才是婴儿奶粉 。
另外这些年随着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持续淡化 , 国产品牌的份额一直在提高 , 整体看落后洋品牌几个点吧 。 具体来看是这样的:
奶粉也被点名,还有谁
文章图片
要我说这行国货早晚能抢回来 , 现在国产配方占比已经80%了 。
价格方面 , 肯定洋品牌的均价比国产品牌要贵 , 平均每公斤贵100元左右 。
奶粉企业的定价有点儿星巴克式缺心眼 , 分三档——
超高端≥450元/公斤
高端350~450元/公斤
普通≤350元/公斤
当爹妈的你们也知道 , 给小孩的吃喝教育一般都能所能及买好的 。 所以实际购买中 , 38%的奶粉销量来自高端及以上 。
但是!重点来了!中国奶粉行业有一点最被资本津津乐道 , 就是溢价高 , 所以企业毛利率也跟着非常可观 , 堪比白酒 。
奶粉也被点名,还有谁
文章图片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了 , 政策就挑这样的行业暴捶 。
原来的优势 , 现在成了最大的风险 。
哦对了 , 再给你们看一张我找资料时发现的好图 , 有关养娃成本的:
奶粉也被点名,还有谁
文章图片
低收入家庭在养娃上也肯砸钱 , 生娃极大增加了这些家庭的支出压力 。
以上 , 就是中国奶粉行业的现状 , 其实有点儿像白酒行业——
规模趋缓 , 有可能降低 , 同时集中度提高 , 高端在扩大份额 。
我还听过一个相当恐怖的鬼故事 , 纯谣言 , 以后国家可能会搞「奶粉券」 , 类似医药领域的集采 。
什么意思呢?
挑几款最普适的普通配方奶粉 , 国家出面砍价 , 最后的价格肯定相当感人 。
当然愿意花钱买高端和超高端系列的爹妈 , 肯定也没人拦着 。
虽然是鬼事故 , 但你听完是不感觉好像还挺靠谱的 。

接下来我们聊聊飞鹤 , 这家公司有四个牛逼之处:
第一 , 当年三聚氰胺事件中 , 飞鹤是极少数没加的国产品牌 , 攒下了一大波美誉度 。
第二 , 敢于并成功切入了高端和超高端领域 , 凭借「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定位在最赚钱的领域拿下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 去年市占率14.8% , 全国第一 。
第三 , 因为公司主做高端往上 , 所以享受了行业第一的毛利率(72.5%)和净利率(40%) 。 而且净利率5年翻4倍你敢信?市场都不太敢信 , 很多人质疑飞鹤造假 , 理由就是利润率提高得太猛了 。
第四 , 增长太猛 , 营收复合增长率32% ,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82% 。
拿它和伊利做下对比你们就能感受到有多夸张了:
伊利营收969亿 , 净利润71亿 。
飞鹤营收185亿 , 净利润74亿 。
当初飞鹤在港股上市 , 我一直有玩港股打新嘛 , 就照例看了下招股书 , 然后就被这家公司震惊了 , 活脱脱一个小茅台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