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惨遭“腰斩”,奈雪的茶为什么不“甜”了?

食品安全是悬在企业经营者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 尤其是对于风靡中国的奶茶品牌而言 , 更是要加以严肃认真对待的事 。
近日网红餐饮品牌“奈雪的茶”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长安商场店 , 被爆出存在诸多卫生问题 , 包括蟑螂乱爬、水果腐烂、抹布不洗、标签不实等等 。
随即 , 奈雪的茶对涉事门店展开连夜彻查、整改 。 于8月3日晚间 , 其官方微博回应称 , 各地政府监管部门突查奈雪186家门店 , 未发现有卫生问题 。
卫生事件或许闹了个乌龙 , 但二级市场上 , 受该消息影响 , 港股公司奈雪的茶(02150.HK)在8月3日开盘便大幅低开 , 一度跌至10% , 截至当天收盘 , 报9.72港元/股 , 市值缩水至仅167亿港元 。
事实上 , 奈雪的茶自今年6月30日正式登陆港股以来 , 其股价表现就一直不尽如人意 , 股价连连下跌 。 对资本市场而言 , 奈雪的茶为何不“甜”了?
资本狂热追逐下 , 奈雪的茶疯狂扩张
提起新式茶饮行业 , 奈雪的茶必须榜上有名 , 在奶茶竞争红海中 , 奈雪的茶是如何站稳脚跟突出重围 , 俘获年轻人的心?
2015年 , 奈雪的茶在深圳成立 。 彼时 , 茶饮市场还是贡茶、一点点、COCO等茶饮品牌的天下 , 奈雪的茶则独树一帜 , 凭借着“茶+欧包”的创新产品模式、多元化经营思路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 。
同时 , 消费不断升级下 , 奈雪的茶将自身定位于茶文化公司 , 持续输出茶文化内容 , 品牌的护城河得以形成 。 2018年年底 , 奈雪的茶在新加坡开出了第一家门店 , 带着它所倡导的茶饮文化走出国门 。
面对日益庞大的消费潜力 , 资本市场展开了对新式茶饮的狂热追逐 。
根据企查查公布的《近十年茶饮品牌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 , 截止2021年上半年 , 近十年茶饮品牌投融资事件共86起 , 披露融资总金额达89.3亿元 。 而借着新式茶饮的东风 , 上市前 , 奈雪的茶已经完成共计6轮融资 , 估值最高达400亿 。
股价惨遭“腰斩”,奈雪的茶为什么不“甜”了?
文章图片
(图表来源:企查查)
从茶饮品牌的融资总金额来看 , 企查查数据显示 , 截止2021年6月 , “奈雪的茶”以64.86亿元摘得魁首 , 高端新式茶饮品牌“inWE因味茶”、喜茶则各以5亿元并列第二 。
股价惨遭“腰斩”,奈雪的茶为什么不“甜”了?
文章图片
(图表来源:企查查)
伴随奈雪的茶融资额一同走高的 , 是其门店扩张速度 。 得益于资本不断加持 , 2017年12月底 , 奈雪的茶正式迈开了“全国城市拓展计划”的步伐 。 2017-2020年 , 奈雪的茶门店数量跨越式地成长为44家、155家、327家及491家 。 至今 , 奈雪门店数量已经达到603家 。
奈雪的茶后市表现不如人意
从多次牵手资本来看 , 奈雪的茶进军资本市场是势在必得 。
2021年2月 , 奈雪的茶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 2021年6月30日 , 被喻为“全球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 , 以19.8港元/股的发行价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 总市值为340亿港元 。
奈雪上市即巅峰 , 随后 , 公司股价跌势一发不可收 , 7月交出的成绩单惨不忍睹 , 投资者“用脚投票” , 奈雪股价屡创新低近乎“腰斩” 。
尽管7月27日 , 奈雪的茶针对股份价格及成交量近期出现异常波动作出回应 , 集团经营状况良好 , 并无风险事件 。 但这也未能给股价带来好转 。
截至8月6日收盘 , 奈雪的茶收盘价为9.73港元 , 与上市发行价相比直接打对折 。
股价惨遭“腰斩”,奈雪的茶为什么不“甜”了?
文章图片
(图表来源:Choice)
事实上 , 奈雪上市后股价疲软并非无迹可寻 。 招股书显示 , 奈雪的茶近年来亏损大幅增长 。
2018年至2020年 , 奈雪的茶实现营收10.87亿元(人民币 , 下同)、25.02亿元、30.57亿元 , 近两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30.17%、22.18% , 增速大幅下滑 。
支撑着营收增长的也不过是其增加成本不断扩张 , 店越开越多 , 而相应的单店收入显得不尽人意 。
影响单店收入的无非就是单价和数量两个变量 。 但根据招股书里单店收入部分 , 无论是在一线还是二线城市 , 奈雪的茶这三年的单店日销售额都在逐年减少 。
数据显示 , 2018-2020年 , 奈雪的茶平均单店日销售额总计分别为3.07万元、2.77万元以及2.02万元 , 单价也都平均在43元左右 。
股价惨遭“腰斩”,奈雪的茶为什么不“甜”了?
文章图片
(图表来源:奈雪的茶招股书)
收入增速持续下滑 , 单店收入持续下探 , 成本却在不断增加 , 奈雪的茶净亏损也在预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