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信号表明|楼市困局:国家定音、全国响应,央媒敦促,房地产明牌应声而出


种种信号表明|楼市困局:国家定音、全国响应,央媒敦促,房地产明牌应声而出
文章图片
种种信号表明 , 生育率连年走低的同时 , 楼市的燥热环境也没有丝毫改变 。 尤其是四个一线城市 , 平均房价超过7万/㎡ , 用3成首付购买100平的房子 , 至少要有200万的身家 , 而且月均还贷要2万6 。
种种信号表明|楼市困局:国家定音、全国响应,央媒敦促,房地产明牌应声而出】虽然说一线城市聚集着中高收入人群 , 他们拥有极高的购买力 , 但是放眼全国市场 , 买房压力也不轻 。 按统计部门1-6月半年来的全国房产均价10702元/平米计算 , 100平房子 , 需要准备32万现金 , 以及每个月固定还款4000+元 。 这么一看似乎没有多大的压力 , 但实际并非如此 。 2004-2018年 , 房贷收入比从16.2%增至47.6% , 进而牵动居民的债务收入比从28.6%增至88.4% 。
种种信号表明|楼市困局:国家定音、全国响应,央媒敦促,房地产明牌应声而出
文章图片
因为房子 , 人们背负了过重的债务 , 让普通家庭的住房开支显著提高 , 与此同时 , 住房问题也影响着生育情况 , 高居不下的育儿、教育成本 , 进一步挤压着人们的积蓄 , 从而使年轻人对生育下一代的意愿并不强烈 。 数据统计 , 2020年生育率只有1.3 , 新出生了1200万孩童 , 比2019年下降了18% 。 面对这样的形势 , 楼市进入到一个空前的困局 。
市场现状如此 , 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是 , 如何推翻住房、生育两座大山?
其实 ,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娃?其实说到底 , 就是生娃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成本都完全压在两夫妻的身上 , 无论是经济成本 , 还是社会成本 , 而如果真正鼓励生育的话 , 是要由社会共同分摊的 。 因为在房说君看来 , 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的支撑 , 于楼市、于社会、于未来 , 人口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
或者换种方式说 , 该如何降低住房和生育成本 , 让人们住得起、生的起 。 显然 , 通过百姓的“呼救” , 高层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 所以楼市发出两个信号:
种种信号表明|楼市困局:国家定音、全国响应,央媒敦促,房地产明牌应声而出
文章图片
先是住建部联合发布通知 , 将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买卖、租赁、物业等人们和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 , 力争3年时间来实现市场秩序的明显好转 。 对于发布虚假房源、捂盘惜售、违法违规建房;未按房屋买卖合同如期交付等一系列违规行为 , 都在整治范围内 。
也就是说 , 对于人们居住所要接触的房企、中介、房东、物业等房地产参与者 , 都将是这次的整治对象 。 紧接着 , 就是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 其中详细规划了配套支持措施 , 包括税收、住房支持 , 将入户、入学、入职与生育情况全面脱钩等 , 预示着一个鼓励生育的社会正在走来 。
不仅如此 , 在教育成本方面 , 一份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公开 , 将在3年内减轻学生作业、校外培训 , 以及家庭教育支出等负担 , 实现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
种种信号表明|楼市困局:国家定音、全国响应,央媒敦促,房地产明牌应声而出
文章图片
可以看出 , 在未来3年时间 , 是推翻住房和生育两座大山的关键窗口
不过 , 此起彼伏的动作 , 这次年轻人真的敢生了吗?不说其他 , 仅仅是住房问题就是大头 , 一边是房价仍然在缓慢上涨 , 另一边是市场前所未有的强势措施 。 2021年到底该如何打算 , 很多人彻底陷入了迷茫:2021年 , 该不该买房呢?其实这个问题 , 国家和央媒早已给出了答案 。 关于房地产的未来趋势 , 一张明牌已经应声而出 。
第一 , 从全国层面来看 , 高层已经定音 , 各部门各省市也开始响应号召:
1.住建部专家:对调控工作不力 , 房价上涨过快城市要坚决予以问责 。
2.央行专家:近年来楼市加快建设实行长效机制 , 涉房贷款的数量在稳步下降 。 接下来将继续稳房价、地价、预期 , 持续完善金融管理机制 。
3.截止到今年5月 , 全国出台的各种调控次数已达到234次 , 超过8座城市对二手房的价格、信贷措施进行了严格管控 。
4.教育领域也一直在持续 。 山西对培训机构下发上千份停办通知 , 天津在今年前3月重点检查了134家培训机构 , 安徽方面 , 明确每月至少到校督导1次 , 确保覆盖到所有中小学校 , 目前16个市、104个县均建立起责任督学专项督办机制 , 对区域内中小学校进行全覆盖督查 。
种种信号表明|楼市困局:国家定音、全国响应,央媒敦促,房地产明牌应声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