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源史前文化调查简报

选自《文物季刊》1989年02期 ,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沁源县文物馆
山西沁源史前文化调查简报】1987年9月下旬 , 山西省考古研究酔沁源县文物馆 , 对沁源县城关、王陶、花坡、郭道等地 , 进行了为期半月的考古调查 。 主要目的是探索石炭岩地区洞穴古人类遗同时 , 在文物馆原有普査成果的基础上 , 对上述地区有关遗址也作了进一步复查 。 这次调查取得了一定收获 , 现撮要记述;如下 。 (图一)
山西沁源史前文化调查简报
文章图片
一、地理环境与地质概况
沁源县位于太岳山东麓 , 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8'30〃——112°32'32〃,北纬36°20'20〃一37°0'42〃 。 全县90%以上的地区为山地、丘陵 。 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 海拔高度多在1300米左右 , 最高点在西北部 , 海拔2453米 。 沁河为本县最大河流 , 发源于县西北二郎神沟 , 向南流经安泽、沁水、阳城等县 , 最后注入黄河 。
沁源县前新生界分布面积较大 , 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及三迭系出露 。 自西向东 , 由老到新呈条带状分布 。 西部为寒武、奥陶系石灰岩 , 形成高山峡谷 。 中部以上石炭和下二迭煤系地层为特征 , 岩性以灰黄色砂页岩为主 。 东部紫红色砂页岩分布广泛 , 时代属上二迭至三迭系 。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沁河两岸、山间小盆地及其周围丘陵和边山山麓地带 。 岩性以中更新世离石黄土和晚更新世马兰黄土为主 。 在河流两岸晚更新世黄土底部多含有砾石层 , 其内发现有似人工打击石块 。 沁源县石灰岩广泛分布、洞穴丰富以及河系发育的优越自然环境 , 为远古人类在本区繁衍生息 , 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 。
二、古文化地点和古遗址
(一)旧石器地点
1.花坡地点
该地点位于花坡乡花坡村东南约L5公里处的山坡上 ,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5 ,, 北纬36 。 4'' 。 下伏基岩为石灰岩 , 黄土堆积皎薄 , 内含燧石团块 。 在地表釆集到的燧石石片和石块中 , 一部分具有明显的入工打击痕迹 , 尺寸较小 , 其长径多在3厘米左右 。 标本87QH:1为一石核(图二 , 1),似柱形 , 长2厘米 , 横径1.2厘米 。 柱面上有数条石片疤 。 石片疤薄长 , 似具有石叶某些特点 。 该标本磨蚀较重 。 标本87QH:2为一小型尖状器(图二 , 2),轮廓呈三角形 , 三边近等 , 边长分别为1.7x1.8x1.9厘米 。 腹面平坦 , 背面高突 。 其中两边作了修理 , 构成三棱状锐尖 。 鉴于本不多 , 且又脱离地层 , 其文化时代尚难准确判断 。 从器形和加工特点分析 , 初步认为可属于晚更新世晚期 , 即旧石器时代晚期 。
山西沁源史前文化调查简报
文章图片
2.义和地点
该地点位于王陶乡义和村西南1公里 , 处的火石蛇塔 , 采集到标本数十件 , 均为燧'石质 , 其中一部分人工打击痕迹明显 。 标本长径多在3—5J重米之间 , 属小型石器类 。 标本87QY:1轮廓近似方柱形(图二 , 3),由一自然岩块加工 , 对其两平面相交的边棱 , 从一端至另一端 , 作了精细单向修理 。 加工角度接近90° 。 被加工的刃缘平直规整 。 刃缘长近3厘米 , 应是一件理想的直刃刮削器 。 其时代大致与花坡地点相当 ,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遗物 。
(二)新石器时代遗址
1.圪旋头遗址
圪旋头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 位于花坡乡圪旋头村南山谷左侧1公里山谷大致呈南北走向 , 最宽处可达50米 , 谷底有一季节河 , 两岸皆为石灰岩山地势险峻 , 洞穴广布 。 该遗址洞口高岀河漫滩约5米 , 洞口宽约10米 , 洞深6米 , 高3米 。 大洞之内还有一小洞 , 宽3米 , 深2米 , 高0.8米(图三) 。
山西沁源史前文化调查简报
文章图片
洞内文化堆积仅一层 , 厚约70厘米 。 土质较疏松 , 呈灰黑色 , 其内灰烬层厚薄不等 , 含陶片 。 文化层以下是含有角砾的浅黄色砂土 , 尚未发现文化遗址 , 厚度不详 。
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 , 另有红、黄褐陶 , 均为手制 , 作工较粗糙 , 形制不规整 。 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划纹、斜篮纹等 。 所采集陶片较为破捽 , 可辨器形有罐和鬲(斝?)足 。
折沿罐2件 , 仅存口沿 , 均系夹砂灰陶 , 口沿外折近于直角 , 外壁皆饰粗绳纹 。 标本87QG:1(图四 , 1),口沿外壁下饰一道附加堆纹 , 口径约为28厘米;标本87QG:2(图四 , 2),口沿外壁下饰三道附加堆纹 , 口径约为22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