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洪涝灾害严重,一山之隔的山西却能幸免,与太行山有关吗?

河南暴雨 , 一山之隔的山西却能幸免 , 与太行山确实有很大关系 , 一次强降水的形成受天气系统、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 , 这个天气系统就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烟花” , 地形就是太行山与伏牛山 , 多种条件的巧合 , 制造了一场千年一遇的降水 。 下面我们根据降水数据图和卫星可视化图进行推演 , 看看山脉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 。
河南洪涝灾害严重,一山之隔的山西却能幸免,与太行山有关吗?
文章图片
上图是这次强降水距平图 , 可以看出这次降水呈南北条带状 , 涉及范围:河南、河北及北京西部 , 河南郑州雨量最大 , 其次是河南北部的新乡、鹤壁、安阳 , 河北石家庄南部的邢台、邯郸 , 越往北降水量越小 , 河北邯郸 , 邢台小时降水量也达到了100多毫米 , 这个数据对于华北平原降水来说非常惊人 , 降水量之高 , 较为罕见 。
与石家庄相隔不远的西部城市太原 , 降水量明显不足 , 整个山西没有受到影响 , 山西省轮廓也是南北向延伸 , 与这次降水带大致平行 。
河南洪涝灾害严重,一山之隔的山西却能幸免,与太行山有关吗?
文章图片
上面是太行山位置图 , 河北与山西以太行山为界 , 分隔成东西两个省份 , 太行山南北向延伸 , 有巍巍800里太行之说 , 山体呈北高南低走向 , 海拔大致在1200米左右 , 这个高度虽然比不上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 但对于水汽阻挡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
可以这样想 , 我们负重爬山比轻装要费力得多 , 这一点我们爬山时有最深的体会 , 气流也是如此 , 大气中含有水汽量的少与多 , 呈明显对比 , 当大气中携带大量水汽 , 翻过一座山时 , 与我们负重爬山是一个道理 。 水汽还有一个特性 , 有三态变化 , 随着山体升高 , 气温下降 , 理论上每升高1000千米 , 气温下降6.5度 , 爬山的水汽就会迅速凝结产生大量降水 , 所以我们明显看出这次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太行山东麓的河南、河北、北京西部 , 而山西却安然无恙 , 就是这个道理 。
河南洪涝灾害严重,一山之隔的山西却能幸免,与太行山有关吗?
文章图片
我们还知道雅鲁藏布江劈开喜马拉雅山留下200~300公里的一个山口子 , 就是这个山口子 , 使得印度夏季风乘势而入 , 让西藏林芝地区降水非常多 , 成为了“塞上江南” 。 在太行山与伏牛山之间也有一道山口子 , 黄河河道下切侵蚀 , 把这道口子撕开的更大 , 这次降水却体现出来 , 口子里所在的洛阳 , 新乡、焦作降水量也很高 , 只是比郑州降水量低一点点儿 , 还波及到了南阳盆地 , 降水量也很高 , 这都是地形因素所起的作用 。
地形因素影响到了降水分布 , 雨量带延伸方向与太行山走向高度吻合 , 确实非常明显 。
河南洪涝灾害严重,一山之隔的山西却能幸免,与太行山有关吗?
文章图片
上图是地球可视化模拟图 ,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7月20日早7点的天气系统分布图 , 从850百帕高度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 有大量来自于台风“烟花”和日本海副高之间被加速的暖温气流涌向华北平原 , 在郑州一带形成一个气旋 , 相当于一只巨大的漏斗置于郑州上空 , 把大量水倾倒下来 , 24小时达到了624毫米的降水量 。
由于台风北上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 , 副高盘踞在日本海一带较为稳定 , 中间这个廊道便成了太平洋登陆华北平原的水汽通道 , 这个通道保持了几天时间 , 使得太行山东麓的河北、河南成了这次降水的重点区域 , 台风“烟花”成为这次降水的水汽供给者 。
太行山南北走向 , 恰恰与来自于太平洋暖温气流直交 , 处于迎风坡 , 加剧了地形的抬升作用 。 850百帕相当于高度1400米 , 恰好是太行山的海拔 , 山脉对气流阻挡作用明显 。
当水汽在迎风坡大量凝结产生降水后 , 背风坡的山西降水急剧减少 , 所以一山之隔的山西不但没有了灾祸 , 但也失去降水机会 , 降水对山西多么重要 。
大家知道淮河——秦岭成为了一条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 , 太行山由于对水汽有减弱作用 , 也是一条地理分界线 , 成为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划线 。 山西比河北降水少多了 , 就是太行山的屏障影响 。
河南洪涝灾害严重,一山之隔的山西却能幸免,与太行山有关吗?】喜马拉雅山、天山、秦岭这些高大山脉成为我们国家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 山两侧自然环境相差很大 , 与太行山相比 , 对自然环境影响只是强弱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