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寂之地,沙漠戈壁的罗布泊竟然开始变化?生机盎然绿油油
罗布泊 , 一个被认为是一个非常荒凉的旅游胜地 。 要是像沙漠、荒野这样自然带有“清冷”、“贫瘠”等关键词的地方的人 , 也许会对罗布泊产生浓厚的兴趣 。
文章图片
以前只到过罗布泊一次 , 为了看看楼兰古城 , 它位于罗布泊西部 , 是西域的交通枢纽 , 在丝绸之路上占有重要地位 , 今天只剩下一片废墟 。
文章图片
但是即使这样 , 也抵挡不住好奇的人群的脚步 , 楼兰古城遗址可以成为一大旅游景点 , 也是顺应民意 , 毕竟多少年来一直不缺人 , 因为好奇的驱使下来到这里的人们 , 和朋友都是其中之一 。
就算我们不是专业的科考人员 , 对所谓的考古学也万无一失 , 关于楼兰古城的历史也是从史书中窥见一斑 , 但这也无法阻挡我们的热情 。
【死寂之地,沙漠戈壁的罗布泊竟然开始变化?生机盎然绿油油】位于罗布泊的楼兰古城 , 在罗布泊看到的景色 , 只会让人想起一个词:荒凉 。 地面上寸草不生 , 天空中几乎没有什么鸟的痕迹 。
文章图片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 , 罗布泊是世界著名的干旱中心 , 也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 尽管有这样的名字 ,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 , 罗布泊也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 。 但是到了20世纪中后期 , 由于一系列自然环境的恶化 , 罗布泊的水量逐年减少 。 直到1970年代末期 , 罗布泊才完全干涸 。
文章图片
从此 , 罗布泊成为我国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 , 许多人已经忘却了它曾经的辉煌 , “寸草不生”、“鸟不飞”、“飞鸟不飞”、“飞沙走石”等词汇几乎成了它的标签 , 一提起罗布泊 , 人们不禁想起它那不毛之地 。
本地高温、多风、少雨、盐尘等自然条件也拖累了罗布泊 ,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 罗布泊要恢复往日的荣光几乎是天方夜谭 。
但是近两年来在网上不断传出有关罗布泊“复活”的消息 , 说提炼钾盐的过程中要将一种叫做“卤水”的液体取出并贮存起来 。 在自然条件下 , 罗布泊的自然条件满足卤水储藏的需要 , 从这里排出的卤水最终会流入罗布泊 。
文章图片
而罗布泊的“复活”得益于卤水本身浓度高 , 蒸发慢 , 也因此 , 罗布泊逐渐转变为200平方公里左右的咸水湖 。
这个应该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 不仅是湖水 , 甚至连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漠上 , 也有2万平方米的绿地 。
这块绿地位于罗布泊深处的一家企业厂区内 , 谈到企业 , 总是容易与“现代化”、“破坏环境”联系起来 , 然而这家企业的科研人员却用8年时间建造了2万平方米的绿地 , 的确令人吃惊 。
文章图片
现在这个地区已成为罗布泊内的“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 , 绿地中有沙枣、柽柳、枸杞等45种植物 , 甚至罗布泊上空看不见的鸟都来此栖息 ,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哪些科研人员 , 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这一抹绿 。
这一工程几年前就开始了 , 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改善作用 。 事实上 , 这项计划也让企业员工受益 , 改善了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 , 而且对当地气候起到调节作用 。 说到底 , 谁也不想每天起床看到黄沙满天 , 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 。
文章图片
项目开工后 , 空气质量逐年提高 , 沙尘现象逐年减少 。 同理 , 这片绿地也为极端环境下的盐碱地治理提供了借鉴 , 也算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
而且上面提到的“钾盐”也是绿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 罗布泊是一种稀有的矿产资源 , 因此吸引了相关企业到此开发 。 以后才有科研人员来这里研究 , 还有现在的“绿” 。
尽管两万平方米在许多人眼里看起来只是一小块地方 , 但却是经过多年努力的成果 , 其实际意义并不仅限于绿化面积 。 年复一年 , 望着漫天黄沙的戈壁和厚实的盐碱层覆盖的荒滩 , 几乎没人能想象它上面还有植物的样子 , 但这一切都已成为现实 。
迄今为止 , 科研人员也一直没有停止开辟绿地的脚步 , 也许将来 , 让罗布泊变成绿洲 , 或许真的能实现 ,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
- 在沙漠中遇到渴死的骆驼,为什么不能碰?碰了后果很严重吗
- 消失的撒哈拉沙漠远古文明
- 被相机拍到的不明怪物,巨大的沙漠水母上榜,视频中美军参与战斗
- 沙漠里的“大章鱼”:哪块地有水它往哪走,寿命最长可活2000年
- 世界上最有趣的沙漠,沙漠中的水比沙子还多,形成罕见奇观
- 全球唯一法外之地,闯入者必死无疑,多国派兵攻打都被击退
- 又一大发现?中国沙漠暗藏海洋,水量堪比8条长江,14亿人有福了
- “巨猫像”现秘鲁沙漠,距今已有2000年,是谁创作的?有何作用?
- 沙漠中的母系部落,一妻多夫,男性选美任女性挑选,丑男没有未来
- 新疆沙漠中的地下海洋,为何迟迟不开采?开采了会怎么样